营销与运营离不开的模块思维

有些时候,我们非常羡慕“即兴”和“灵感”,不明白创意大佬们那么多有趣的想法和创意是从哪来的?本文作者认为,这要靠他们的“模块思维”,具体是什么?一起来看一下吧。

我们都非常羡慕“即兴”与“灵感”。

乐队演出时,吉他手的即兴solo会引得乐迷欢呼喝彩;嘻哈比赛中,freestyle环节会创造出很多名场面;脱口秀演员随机与观众几轮现场问答就能爆笑不断……

更别提工作中,只要是跟客户开会,创意大佬的点子想法总是会源源不断,定有一款让客户满意埋单……

他们那么多有趣的想法和创意,到底都是从哪来的?是灵光乍现?还是天赋使然?

不,这些全都靠他们的模块思维!

一、什么是模块

模块,是把一些具有某些相似特性或流程关系临近的事物和动作归纳整理出来,形成一个整体的、可随时调取的“标准化积木”。

这很容易联想到工厂流水线上的螺丝钉们,工作就是按部就班,不断地枯燥重复,与创意创新根本不沾边。尤其是在不少人眼中,营销是非常讲求原创的行业,连近似的广告都会被指责为抄袭,引来非议和嘲笑,更别提还要搞什么“模块”“标准化”,分明就是行业的大敌!

先别急着抵制。模块思维并不意味着千篇一律,还有一个重要的效用条件—模块颗粒度。

二、模块也有颗粒度

颗粒度更标准的说法是“标度”,代表着每个模块的单位大小。犹如搭一座桥,婴幼儿用大积木,两三块就可以完成;成年玩家则是用数千块、形态不一的乐高颗粒造出栩栩如生的伦敦大桥;再到真实的建筑施工,可能用数以百万计的“标准件”建造出一座真实的、独一无二的跨海大桥……

不难看出,单个模块的颗粒度与整体占比越小,对整体影响力越有限。而且一堆标准的乐高模块颗粒,既可以组成大桥,也可以打造宇宙飞船,模块的颗粒度和拼接方式,充满着无限的可能性。

所以,模块思维并不会阻碍创新,反而是更高效率创新的基石。

既然模块颗粒度还得分大小,直接上手干活就好了,干嘛还要把事情归纳成模块,分明是画蛇添足,费时又费力!

那咱们就来说说模块思维的好处。

三、模块思维好在哪

1.归纳和提炼,效率才会更高

当甲方或老板布置任务说,出一个明年双微的规划,初入职场的小白上来直接扔给他条文案和60张配图,然后说,老板这堆就是明年的所有的活动内容了,你自己看喜好来组合者用吧!

这不是没经验,这是讨打!

但凡动动脑的小白,也会知道全年规划应该先有个大帽子(策略或基调),然后要么按照四个季度,或是按照几个大方向来把这一堆物料来做个归类整理。

这个归类整理就是最基础的模块思维,好处是划分成4个季度模块后,老板起码能弄懂你在每个版块整体意图,只要意图对,其中的个别文案有问题,单独改改也就好了。

别觉得这个太简单,品牌经理的你工作中一定遇见过,媒介同事丢来一大串媒体列表,却不说投放逻辑;年底述职汇报时,只能做流水账式的项目罗列……

只有把一些动作和事物做集中归纳,形成一个整体模块的概念,工作和生活才能更有效率的行动和决策。

2.模块稳定共识形成,降低解释成本,调取更方便

模块一旦形成,其内部组成结构也就相对稳定,如同乐高积木一样不会轻易变形。大家便有机会对这个模块达成共识,下次调取使用只需说模块名就好,比如橄榄球、排球比赛中运动员靠背后的手势就能统一战术,一些互联网黑话也有同样作用。

3.模块使用,更聚焦“功能”与“接口”

新买来一把菜刀,一定会先看看它刀口是否锋利,手柄握持是否舒适。如果把菜刀当作模块,那刀口和手柄恰好是这个模块的承上启下的“接口”,锋利和舒适则是模块的主要功能。除此之外,一般人很少再去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145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