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监制吴雅茗策划张彧文案毛剑杰记者孙磊视频姚颖康
南宋的经济、文化、科技在历史的天空中,曾闪耀着夺目的光辉。杭州作为古都,是这段历史上最关键的一环。
年起,浙江日报杭州分社和杭州市社科联(院)联袂推出《南宋十万个为什么》栏目,讲述那些尘封的历史故事,打开传统到现代的通道。
今天,最值得期待的,应该就是年夜饭了。那么,七百多年前,南宋的杭州人,在除夕这天晚上吃什么呢?
今日除夕,举国皆欢。
家门口有久别重逢的亲人怀抱,桌子上有丰盛和美的年夜饭香,这一刻,天涯共此时。
从满汉全席、日本料理到法国大餐,美食,是了解一个城市性情与国家历史的绝妙“入口”。
那么,七百多年前南宋的杭州人,在除夕这天晚上举杯共庆,都会吃些什么年菜呢?
《东京梦华录》记载了北宋开封府百姓吃年夜饭时的情景:“居室华灯皆燃,举家围坐,长者上首,男女分左右,频举杯觞。”南宋百姓的年夜饭礼仪也差不多。
至于桌上的菜肴,无论贫富,都必备屠苏酒、春盘、馎饦这三大标准件。
宋画中官绅家庭过年时饮屠苏酒的景象
屠苏酒:
喝了这一杯,来年不生病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北宋王安石的名诗《元日》,今天依然是小学生的必读篇目。
屠苏酒,传说是古代一位居住在“屠苏”里的名医,有说是药王孙思邈,也有说是华佗,每到大年夜都会给附近人家一包草药,让他们用布袋缝好、投到井里。到春节时,就可以打来井水,和着酒一人喝一杯,新的一年就不会得病。
南宋时,这一习俗依然很兴盛。陆游就在《除夜雪》中写道:“半盏屠苏犹未举,灯前小草写桃符”。
有趣的是,喝屠苏酒的顺序,要从年纪最小的开始,年纪辈分越大越往后。苏辙在《除日》诗中写道:“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
留日博士段宇发来的山梨县沿街小店里的馎饦照片
馎饦:
名字很冷僻,其实是面条
三大件的第二件叫馎饦(bótuō),这两个字生僻到大多数人都没见过,其实它就是面条。
馎饦起源于南北朝时期的北方游牧民族,他们用清水和面,不加酵粉,掐成小面段,搓成“两头翘、中间凹”的形状,放在菜羹里煮熟。
到了南宋时期,馎饦早已演化成了制作更精细、口感更好的手擀面。不过水,不打卤,也不需浇头,一把面条丢到沸腾的羹汤里,捞出即吃。
宋代谚语称“冬馄饨,年馎饦”,陆游《岁首书事》诗:“中夕祭余分馎饦。”在除夕夜,人们用它敬奉完祖先后,再全家老小一起分食。
不过今天,在日本山梨县,依然保留了吃馎饦的习俗。
南宋的馎饦怎么会在日本流传至今?
日本学习院大学文学部助教段宇博士告诉我们,在日本,过年食用面条类食物的习俗,要追溯至13世纪,一位名叫谢国民的商人,他的出身是杭州临安府,他在日本博多安家立业,把面食带给了当地人民。
春盘:
食材堆成“金字塔”,先祭祖后上桌
“三大件”的第三件,春盘,又叫“五辛盘”,也是敬奉祖先的祭品。
《岁时广记》中记载了南宋宫廷厨师的春盘做法:把腊肉蒸熟,切成细丝,再在盘中摆出花型。或将油饼、馓子、麻花、馒头之类的主食摆入大盘,堆成金字塔形,中间插上金银丝扎成的花朵。
祭祖后拔掉线香和纸花,春盘就上了年夜饭的餐桌,南宋人希望吃了它祛病健体。到了年初一,亲朋好友之间也用春盘“馈岁”,立春那天,依然要吃。
看完了这桌南宋年夜饭,你家的年夜饭是不是也准备好了?祝大家今晚举家欢宴、新年快乐!
参考资料:
《宋宴》徐鲤郑亚胜卢冉著
《食在宋朝》李开周著
《南宋临安社会生活》徐吉军著
《梦梁录》吴自牧著
《武林旧事》周密著
《都城纪胜》耐得翁著
《癸辛杂识》周密著
《山家清供》林洪著
钱江晚报《解密南宋皇城》系列报道
杭州日报《南宋临安,不是传说》系列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