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牌暗战服务器市场角力之争中关村在线

风暴已至集体沉默

  引子:

其实,就算是我们还从传统服务器厂商手里采购,很多产品也是按照我们的需求来定制。

  你的意思是,现在的传统服务器厂商正逐渐沦为ODM代工厂?

  是的,再多说一句,还请不要把我的公司名写出来,谢谢。

 

  白牌来袭风暴已至

  白牌服务器作为目前服务器市场中的一股重要力量,在无形中正在重塑整个服务器市场的生态。云计算的快速发展使得越来越多的IT公司将传统的私有云服务开始向公有云迁移。随着云计算服务商在服务器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强,以Facebook为首的OCP(OpenComputingProject,开放计算项目)联盟和国内BAT三巨头倡导的ODCC(OpenDataCenterCommittee,开放计算中心委员会)联盟都在加快制定标准化服务器的相应规则使得白牌服务器的影响与日俱增。

  白牌服务器对服务器行业的影响是全方位的:从底层的CPU竞争(英特尔、AMD、ARM、IBM、高通)到加速卡架构之争(英特尔、AMD、英伟达、IBM)。从开源(Liunx)到闭源(微软)。从DIY(OCP联盟)到整机(传统商用服务器厂商)在企业级市场的对决,目前服务器市场已处于风暴前夜。为了拨开重重迷雾看清市场现状,从而预测未来发展趋势,中关村在线企业站特别策划了本次大型系列专题,揭秘白牌服务器。

  巨头为何集体沉默

  看似一个简单的专题,在执行上却异常艰难。从制定采访提纲到给各大公司发放邀请函,每一项都经过反复的推敲和讨论。我们知道这个专题将直接关系到IT行业的未来走向因此丝毫不敢大意。按照初期的分析,发现涉及白牌服务器话题的共有四类公司。

  首先自然是看起来将遭受直接冲击的传统服务器厂商,比如联想、戴尔、惠普,毕竟白牌服务器的市场占有率提升意味着传统服务器厂商的出货量会下降。

  其次是应该没有影响的半导体厂商例如英特尔、AMD、英伟达,毕竟造出来的产品都是用作服务器,至于是白牌还是品牌并没有太大差别。

  再者是可能受益的传统ODM厂商例如英业达,纬创,由于他们过去一直就是帮品牌服务器厂商做代工,现在有望直接对接最终客户,因此利润可能会得到提升。

  最后就是理论上会受益的云计算厂商们,之所以云计算服务商们搞DIY联盟,归根到底就是为了降低成本。

  针过四类公司的业务形态,我们专门准备了四套不同的采访问题并根据不同公司进行细微的调整以确保尽可能了解完整的行业现状。

  按照最初的判断,品牌服务器厂商们肯定是不太愿意讨论这个话题,毕竟没人愿意讨论一个会对自身有冲击的产品,而现实也证明了这一点,所有品牌厂商在接到邀请函后要么杳无音讯,要么表态不方便接受采访。可当其他公司邀请函都发出后,令我们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情况出现了,其他三类公司除了ODM厂商愿意同我们交流外,半导体厂商和最终用户云计算厂商们纷纷表示不方便发表评论。专题一度陷入僵局…

2白牌重塑商业模式

  若想知道为何诸多厂商都对白牌服务器这个话题避而不谈,首先就要清楚白牌服务器到底是什么,而它和品牌服务器最大的区别又在哪里。

  同PC市场中的品牌电脑和DIY电脑类似,白牌服务器可以看作我们个人DIY的电脑。DIY电脑的流程很简单,先根据自己的需求来决定配置,然后去电脑城采购配件回来自己组装或者让商户帮你组装,在这个环节中帮你组装的商户就是ODM,而如果购买品牌电脑的话,品牌商就是OEM。

  白牌服务器属于ODM,而传统品牌服务器厂商可以属于OEM。ODM和OEM一字之差,相差甚远。ODM全称OriginalDesignManufacture,即原始设计制造商,而OEM全称OriginalEquipmentManufacture,即原始设备制造商。两者最大区别在于OEM聚焦于产品设计,而ODM则聚焦于生产制造。

  在过去几十年时间里服务器产业的商业模式都没有太大改变,首先品牌商例如惠普,戴尔根据市场趋势和需求来进行研发设计,然后委托ODM进行生产制造最终再出售给消费者并提供对应的售后服务。

品牌厂商的核心价值除了设计就是服务

  这种垂直分工的模式曾经是服务器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石,而品牌商则是整个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由于服务器市场对于稳定安全等方面的严苛要求,品牌商们不光需要设计出优秀的硬件产品,还要给客户提供成熟稳定的管理软件应用,并通过大量的实践经验强化自身在品质把控和售后服务上的优势,从而让用户放心。

  在过去,由于服务器主要是企业自身使用,不论是自用还是托管所需要的服务器管理软件主要由服务器厂商来提供,再加上对售后要求极高,尽管也可以自行DIY,但如果不是资金实在有限,不会有公司轻易自行组装服务器来自用,但这一切在云计算时代被颠覆。

  虚拟化和开源软件的迅猛发展让过去软硬一体的局面被打破。云计算服务商让计算力从物理实体中解放出来,可以让用户通过云平台和第三方开源程序来运行和管理自己的后台服务。由于大部分云计算服务商们都是从软件公司和互联网公司转型而来,在管理软件的开发能力上要明显强于传统服务器公司,因此可以自行开发相应的管理软件。这不但削弱了传统商用服务器厂商的优势,而且进一步促进软件和硬件的分裂。

新模式重新分配过去品牌厂商的工作

  由于云计算服务商承担了硬件采购、管理软件和维护的工作,这就使得一部分用户不再自行建设数据中心,专心做自己的业务开发即可。随着云计算服务商成为了服务器市场的大客户,当后台整体服务器群组的架构设计可以保证即使宕机一两台服务器都不会影响整体服务运转时,过去因为稳定性不足而无法进驻数据中心的白牌服务器因为价格低廉开始受到云计算巨头所青睐,并谋划建立通用硬件标准来规范和加强白牌服务器产业,而这就是开头提到的OCP联盟和ODCC联盟。

  以Facebook为代表的OCP(开放计算项目)和以BAT为代表的ODCC(开放计算中心委员会)联盟,通过制定服务器组件标准的方式让代工厂大批量生产服务器标准组件,从而降低服务器生产成本并帮助自身能够快速设计和部署服务器。

  在巨头们看来,云服务的重心是在软件而不是传统的硬件。由于大家都拥有数以万计的服务器和多年的数据中心建设经验,如果可以通过相互交流服务器群组的设计架构方案来让大家统一部分设计方案从而促进非标硬件组件标准化,就会促进标准化硬件的销量上升从而价格下降,最终让整个数据中心的硬件成本大幅降低。另一方面由于通用服务器无法高效满足一些特定应用场景,这就需要行业提供特殊定制化的产品,而硬件标准化会让定制过程变得更加简单、灵活和高效。

  不论是OCP还是ODCC,最终目的都是让云计算服务商们可以尝试跨过品牌商直接与ODM厂商对接来生产自身需要的服务器产品也就是本次专题所提到的白牌服务器。用户可以同ODM和元件供应商三家一起商量,在有特殊需求时,用户会直接与元件商进行沟通,在获得可行的答复后直接写在需求里。显然,品牌服务商们不愿讨论这个话题。

3从数据中寻找线索

  从数据中寻找线索

  品牌服务商不愿讨论很正常,但是半导体公司以及云计算服务公司都不接受正式采访的这一奇怪的现象还是引起了我们的好奇,特别是OCP基金会最初的董事之一还是来自英特尔的数据中心事业部高密度计算业务总经理JasonWaxman。而为了进一步挖掘真相,我们决定从近年来行业内公司的财报和一些调研公司的分析报告中寻找线索。

三大服务器厂商出货量总和优势在缩小

  从IDC统计的自年到年全球x86服务器出货量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到。惠普企业、戴尔、IBM/联想(IBMx86服务器业务已卖给联想因此两者数据合并)三大公司的服务器出货量自年第四季度达到历史巅峰之后就开始了缓慢下滑,而包括中国大陆三大厂商华为、浪潮和曙光以及白牌服务器厂商超威和广达在内的Other一项出货量在接下来的时间内出货量依然在迅速上升。截止到年第四季度。三大厂和Other的出货量已不分伯仲,如果没有意外,到年底时两方位置将首次发生调转。当我们第一次看到这张表格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惊人的现象,那就是在年之前,三大服务器厂商的出货量占比一直处于上升状态,这同PC、手机等其他细分领域的竞争过程相似,但在年之后情况却发生了逆转,为了进一步验证,我们开始分析TOP5的相关数据。

白牌服务器出货量猛增

  根据IDC最新公布的年一季度全球服务器市场报告,ODMDirect即ODM厂商直接出货的白牌服务器市场占有率已达到20%,同比增长速度位列所有品牌服务器之首达到44.1%,与之产生鲜明对比的则是五大服务器厂商的衰退,同样其他一些中小型服务器厂商(Other)的日子也不好过,销量同样下降了3.1%。如果有人质疑IDC的数据不够准确的话,那么从英特尔和Gartner的数据中也能看出端倪。

英特尔服务器芯片业务稳定上涨

  由于英特尔占据x86服务器市场高达99%的市场份额,因此英特尔自身的营收有很强的参考性。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到,英特尔自年开始,基于服务器业务的数据中心部门营收逐年上涨,从年相比年业务提升70.16%,即使考虑到芯片价格提升,也能断定整体的芯片出货量也增长显著,这个结论在我们统计了全球服务器相关数据后得到验证。

销量排名前五服务器厂商出货量总和增长停滞

  根据Gartner近5年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出,除了年相比年出货量下降了不到6万台,从年到年整体服务器出货量从最初的不到97万台增长到万台左右,考虑到近5年来x86服务器市场份额在不断扩大,因此服务器出货量的上升幅度和英特尔营收上升幅度相匹配。

  尽管服务器出货量在5年内有起有落,但服务器销量TOP5的厂商出货量占比一路下跌,近五年来的占比分别是:86.6%、77.7%、73.6%、68.5%、65.5%。与之对应的则是其他包括白牌服务器在内的比例连年上涨。这个数据同前面提到的IDC数据不谋而合,因此我们可以断定,白牌服务器的上升速度远超品牌服务器。

  如果再统计一下近5年的全球服务器营收数据,那么结果更加触目惊心。尽管-年服务器市场整体销售额一直在缓慢下跌,但年却有了一次质的飞跃超过前期高点。虽然年相比年再度出现下跌,但整体水平也比年高出不少。按理说营业额TOP5的公司应该会有类似的表现,但当我们算完数据后,结果却大相径庭。

销售额TOP公司销售总和开始下降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虽然销售额TOP5公司的销售总和在年确实有所反弹,但并没有超过前期高点,而其他包括白牌服务器在内的销售额则在迅速提高。只用了短短5年时间就将销售额提升了84%,从最初的.5亿美元增长到亿美元左右,通过下面的表格,我们可以清晰直观的看到销售占比和销量占比的变化情况。

  需要值得一提的是,一般来说能上销售额和出货量TOP5排行榜的公司只是排名会有所区别,尽管在一些年份也会出现上榜公司不同的现象,但这并不会影响整体趋势。

TOP5的影响力在下降

  从上图中我们已可看出,相比TOP5出货量总计只丢掉10%,TOP5销售额总计丢掉的份额则是15%,而这一切从平均服务器出货价中也能看出端倪。

平均单价一路走低

  在经过我们计算服务器平均出货单价后发现,除了年到年服务器出货价格出现了一个比较大的跌幅,平均售价下跌美元,而在其他年份中平均降幅均在美元左右,按理说电子产品价格下降很正常,但考虑到英特尔这些年来的产品价格并没有什么变化,因此我们可以清晰的得出最终结论:那就是在目前的服务器市场,TOP5公司的影响力在持续下降且暂无好转迹象,而白牌的影响力已达到需要行业高度重视的水平。

4白牌背后是云计算

  白牌背后是云计算

  白牌服务器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在互联网时代的早期就有一些中小型企业因为预算问题采用自行组装或者委托ODM厂商定制的方式来打造自己的数据中心,但在长达十多年的时间里,白牌服务器受制于稳定性和售后等问题一直位于整个产业的边缘位置。不过随着IT行业在经历过PC时代、互联网时代和移动时代,在年进入云计算和大数据时代后,这一切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IDC增长率一直在10%以上

  从IDC圈的数据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在年之前,全球IDC(互联网数据中心)市场规模虽一直保持增长态势但增长率一直处于下降状态,而年之后却有了一次明显的反弹,这让我们每一个人都不禁要问:这一年到底发生了什么?答案很简单,云计算。

  从年开始,云计算开始进入到一个爆发时代,通过Gartner的-全球云计算市场报告中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云计算市场增长率变化和IDC市场很相似

  从上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年云计算市场的增长率达到巅峰,尽管之后出现下滑,但整体增长率同IDC增长率相差不大。而云计算已成为驱动未来IT产业发展的核心产业,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大量的互联网和传统IT企业都将发展云计算纳入企业战略中最重要的一环。

  从美国的亚马逊、谷歌、微软、甲骨文到中国的阿里云、腾讯云、青云。我们看到不论是传统IT巨头还是互联网企业亦或是新兴的初创公司都在云计算市场攻城掠地,而若想支持云平台上日益增长的客户需求,就必须不断扩建云计算产业的根基IDC。

  此时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既然IDC产业在快速发展,为何品牌服务器厂商的影响力在不断衰退,白牌服务器的占有率在快速上升呢?也许从文章开始就不断提到来自美国的OCP项目(OpenComputingProject,开放计算项目)和中国的天蝎项目可以解释这一切。

5硬件开源联盟诞生

  OCP开创硬件开源

  开源软件的概念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但硬件开源则是一个在过去难以想象的事情,因为这与主导整个科技行业长达数十年的专利、诉讼和商业机密理念背道而驰,而OCP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切。

  提到OCP就不得不提发起者Facebook。在年之前,Facebook并没有自己的数据中心而是采用租用的解决方案,但随着业务的快速扩展,Facebook也开始着手建设数据中心,并与宣布将在美国俄勒冈州建立首个数据中心。一年后,位于Prineville的数据中心落成,PUE(PowerUsageEffectiveness,电源使用效率)可低至1.(越接近1代表效率越高),远低于当时的业界平均水平。

  由于数据中心是科技行业里碳排放污染严重的产业,为了促进整个行业为绿色事业做出贡献,因此Facebook公开了自己的数据中心设计方案。但在建设数据中心过程中的负责人JonathanHeiliger看来,单纯公开数据中心建设方案还不够,既然技术并不是Facebook的竞争优势,那么为什么不把所有硬件都对外公开呢?在写给扎克博格和其他成员的一篇短文中,JonathanHeiliger提到,开源应当成为Facebook的核心信条,硬件尤其如此。很快,Jonanthan的倡议得到了扎克的积极回复,并在年正式开始推广,而OCP项目也开启改变整个产业的征程。此时在大洋彼岸的中国,同样的想法也在孕育而生。

  BAT三巨头首合作

  BAT三巨头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而三者之间多年来在各条战线上拼的你死我活,但没想到的是,三家竟然会在数据中心业务上首次握手言和。

  年11月1日,在深圳参加华为云计算大会期间,腾讯IaaS研发团队陈晓建和百度服务器工作组长张家军遇到了阿里巴巴技术保障部的肖德芳,还有英特尔(Intel)公司的专员。三人聊过之后,发现大家应对的挑战都非常相似,既然如此那么为何不能一起合作共同制定一个适合与中国的服务器标准呢?由于当天正好属于天蝎座周期,于是三人分别代表BAT发起天蝎项目(ProjectScorpio),并得到了英特尔的积极响应。

  与很多人认为的天蝎项目是学OCP项目的中国山寨版所不同。根据笔者同张家军交流后得知,早在OCP标准规范出台之前,张家军和陈晓健就受OCP委员会邀请前往硅谷参加OpenRack的内部讨论会议。而百度和腾讯的整机柜服务器产品化的成果让Facebook感到惊讶,但很遗憾的是由于两方理念不同,最终并未给于重视,不过天蝎项目的发展并没有受到影响,并在之后改名ODCC(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以谋求更大的影响力。

OpenRack

  其实百度和腾讯拥有这样的实力并不让人意外。根据曾担任百度大数据首席架构师的林仕鼎回忆,年,他申请了20万经费,请后来担任百度日本技术经理的张鑫极去村里买民用配件来攒服务器。之后的百度整机柜服务器北极开发项目正是ODCC的前身天蝎计划的雏形。

  而腾讯和百度类似,在很早以前就开始自建数据中心。从网上流传的一组数据中也能得到佐证,在年早些时候,腾讯大约有接近10万台服务器,百度5万多台,阿里2万多台。

腾讯目前拥有超过70万台服务器

  ODCC项目和OCP项目的成立标志着整个服务器产业从通用服务器时代开始迈向定制服务器时代,时代交替的背后,是半导体和硬件制造厂商、ODM、品牌商、云计算这四大产业的一次行业大洗牌。

6品牌服务器定制化

  品牌服务器定制化

  你们现在用的是自己造的服务器还是品牌服务器啊?

  我们用的是定制服务器。

  虽然国内外云计算大厂们都没有正式接受采访,但是在私下的接触中,还是多少给我们透露了一些很有价值的信息,其中之一就是云计算厂商们目前都在抛弃使用多年的品牌通用服务器转而采用定制化服务器。定制化乍一看非常高大上,但实际上意味着设计的主导权已从品牌商手里交到云计算厂商手里。

  云计算数据中心的特点之一就是对单个节点的计算能力和稳定性要求不像过去企业自身部署服务器时要求那么严苛,大批量规模化的部署要求服务器具有更高的部署密度、更加节能而易于管理。我们可以看到目前大量为云计算定制的白牌云服务器普遍具有高密度部署、节能和易于管理的特点,并且每节点价格相对机架服务器要更加低廉。

  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最近3年在中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将自己的业务部分或者全部向云平台迁移。就连和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看似非常保守的,也将部分业务移至阿里云上。本地业务的减少直接导致企业削减本地服务器的采购数量,但是我们要明白一点,急速发展的互联网业务对服务器的需求只增不少,企业削减的服务器数量最终转移到云计算服务商手里,这就使得云计算服务商在服务器市场的话语权越来越强大,再加上OCP联盟和天蝎联盟倡导的零件标准化推动下,白牌化的趋势已无法避免。

  对于品牌商来说,就如前面数据分析一节中所示白牌化趋势带来的最直接影响就是利润的大幅下降。但如果品牌商转而开发定制服务器,或者遵循其无法控制的设计方案,这会对他们的传统供应商系统构成严重破坏:如果无法控制设计方案,就难以大批订购低成本的配件。

  但品牌商被迫提供定制化服务的原因就是除了云计算,其他大型IT公司就好比苹果,也在绕过品牌商直接从ODM厂商手里定制服务器,因为这种模式带来的效果是惊人的。据业内资深行业专家透露,某国外企业在采用白牌服务器后带来了40%硬件成本的降低和50%运营成本的降低(年数据)。

  不做必死,做的话看似掉格但也许还有生机。尽管最初品牌商对于向OCP联盟这种开源硬件组织非常很抵触,但随着越来越多的客户开始倒向OCP联盟,大厂们的心态也在发生改变。年3月10日。时任惠普最重要的电脑服务器和网络业务负责人,安东尼奥·尼利(AntonioNeri)登上OCP联盟的演讲台表示,惠普的服务器部门已经同意成为开放计算项目的合同制造商,并且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开放计算项目服务器。

  惠普决定加入OCP联盟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希望借助联盟的影响力与宿敌思科展开竞争,而思科早在年底就已加入OCP联盟,在思科的官方博客《SeedsofChange》一文中提到:我们最近以黄金会员身份(目前思科是白银会员)加入了OCP项目,取得获得会员身份的原因同之前提到参与开放式网络项目相似:我们看到OCP社区是一个非常好的论坛,让我们可以与客户合作共同开发解决方案来应对他们面临的挑战。

  相比海外老牌服务器厂商初期对OCP联盟普遍持观望态度,国内的服务器新锐们则要开明很多,以浪潮为例,从年就推出了定制化服务器,而在天蝎计划的筹备和组建过程中也一直积极参与其中,除了贡献整机柜服务器规范外,更在年推出了首款符合天蝎计划1.0标准的整机柜SmartRack3.0并迅速被百度和腾讯所采用。

浪潮SamrtRack

  积极拥抱天蝎计划给浪潮带来的红利是惊人的,根据全球权威调研公司IDC公布了最新的《中国企业级存储系统市场调查数据报告》,数据显示,年第四季度浪潮存储出货量台,同比增速.4%,位居中国市场第一,与此同时浪潮还是OCP联盟的铂金会员,并在今年3月8日发布了符合OCP标准的整机柜服务器OR系列。

另一家我们所熟知的企业华为同样把握住机会。年10月27日,Facebook在纽约召开的OCP峰会上公布的合作清单中,华为成为服务器领域里唯一一家中国厂商,此时的华为在服务器市场并没有太多影响力,但根据Gartner的数据,年第四季度,华为出货量同比增长64%,成为全球第三。尽管我们不能将华为和浪潮取得的成绩完全归结于天蝎项目或OCP项目的功劳,但我们可以肯定开放计算联盟一定在其中起到一定作用,正如某家中国服务器产业制造高管对OCP发起人海利格所说的:是你们让我们相信,这是一件正确的事情,一切都进展顺利。我们不仅更赚钱了,而且看到了之前没有发现的业务渠道。如果没有你们,这一切都不可能实现。目前几乎所有的服务器厂商们几乎都已加入两大联盟。

7白牌服务器品牌化

  白牌服务器品牌化

  在品牌服务器厂商开始白牌化的同时,传统的ODM公司也就是我们过去定义的白牌服务器厂商们则开始了自己的品牌化征程。

  在接收我们采访的某过去做白牌服务器之后转型成为品牌服务器厂商在回答目前采购商用服务器的客户中,云计算服务商和传统企业的比例大概是多少,最近三年有何变化这一问题时就直言不讳的说道:

  大型云计算厂商会采购越来越多白牌服务器;中小型企业和云计算厂商会采购商用服务器,或者直接采购大型云计算提供商的云服务。

  而另一家业内ODM大厂的回答更是一针见血:过去是品牌服务器厂商给我们提要求和设计,现在只不过换成最终用户给我们提要求和设计,对与我们来说有何区别?而且这么多年来我们制造标准件的经验和技术不是其他公司可以比拟的。

  就像年英特尔与广达公布合作开发的RSA服务器管理架构时供应链业者点的观点,如果按照传统模式,英特尔将新处理器交由品牌厂搭配开发新款服务器,再委由代工厂生产,时程相当漫长,如今英特尔携手白牌服务器业者,时间约可缩短一半,大幅减少时间与成本。

  没错,如果在制造这个环节,品牌商是没有任何优势的,但在过去,品牌商是有自己的独家秘笈的。刀片、塔式、机架这些服务器产品不同形态的背后,是对厂商在硬件架构设计改造能力的考验,而几乎每一个品牌服务器大厂都拥有大量的核心专利,再加上传统服务器管理软件也都采用品牌商自己开发的闭源软件,这就帮助品牌商将自己的产品同代工厂产品区分开。不过遗憾的是这些壁垒都随着云计算的普及被逐渐打破。

  以OCP网络项目为例,按照规划,第一阶段是传统单片式(Monolithic),第二阶段软硬解耦合,第三步则是开启模块化时代,这样的灵活化模式将帮助用户避免被供应商锁定帮助ODM更容易争取市场。在我们参加的大量云计算厂商发布会上,云计算厂商无一例外都在强调自己的云计算后台服务器管理软件有多先进,在这里,我们不去评价这些管理软件的性能,只需了解今天的云计算客户早已拥有开发管理软件的实力就足矣。

  另一方面,我们已很难听到云计算厂商在发布会上会再三强调自己的后台服务器是什么品牌。魔兽世界的老玩家们应该都还记得在刚刚开服时,暴雪和九城宣传的IBM刀片服务器群组将提供强大的支持,但在今天这样的宣传好像已不见踪迹。

  当然最重要的是ODM厂商们普遍提到的标准化。OCP和天蝎从一开始提倡的就是为业内提供标准化设计和硬件制造规格,这打破了主导整个科技行业长达数十年的专利、诉讼和商业机密理念。如果   巨头们贡献大量的软硬设计方案意味着降低了其他会员自建数据中心时的难度,也打破了ODM和品牌商之间的技术隔阂,使得ODM开始变相的品牌化。但是我们在专题调研过程中发现ODM的品牌化之路也不是那么一帆风顺。

  以售后为例,云计算大厂们由于自身能力和架构特性,因此只要产品自身质量不会出现太大问题,大部分都可以自己搞定,但是这并不适用于所有的大型客户,不过自建完整的售后渠道对于ODM厂商是一个不小的考验,这也成为未来ODM和品牌商们之间较量的重点,但不可否认的一点,品牌服务器白牌化和ODM品牌化都是两者融合的一个预兆,就像联想同代工大厂仁宝共同成立的联宝工厂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而仁宝总裁陈瑞松在年初就表示正在同联想进行磋商将所持股份出售给联想。按照协议,今年10月1日以后,仁宝可以以最高7.5亿美元的价格将所持有的49%股份出售给联想。如果可以达成协议,那么联想将实现ODM和品牌一体化。

8硬件开源引架构战(上)

  硬件开源引架构战

  硬件开源对服务器行业的影响并不局限于促进ODM和品牌商的融合,对于供应链上游的硬件厂商来说,市场也在悄悄地发生变化。不论是CPU领域的x86、Power、ARM三大架构混战,还是人工智能加速卡GPU、ASIC和FPGA三大阵营争霸都愈演愈烈,而存储、网络设备的未来标准也被卷入其中。

  在观察OCP和ODCC组织架构中我们发现都有英特尔的身影,通过查阅两大联盟的资料我们发现,英特尔均是两家联盟的顾问,都在初期建立联盟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由于英特尔在开源领域拥有丰富的经验,因此在OCP创立之初,Facebook就向英特尔抛出了橄榄枝希望英特尔可以加入,而英特尔也欣然接受并通过自身的法律团队为OCP制定了法律框架,以便让所有企业都可以相互分享技术,而不必担心被迫披露机密。国内的ODCC在创立之初同OCP类似,英特尔作为行业顾问提供了大量解决方案和相关规范建议。

  除了帮助OCP和ODCC成立,英特尔还以身作则通过定制化芯片来推动硬件开源事业。比如英特尔的Chipzilla实验室就针对Facebook的工作负载定制生产了16核的65WBroadwell-DEXeonD处理器。

  作为整个x86服务器产业的最顶端,英特尔的态度对硬件行业的影响不置可否。而英特尔积极推动两大联盟的发展的核心原因相信就是看中了联盟对未来服务器市场影响力,其中之一就是架构标准的制定,这直接关系到相关硬件产品的生态圈--毕竟产品再好没人用也没辙,而AMD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ProjectOlympic

  在AMD最威风的速龙64时代,尽管K8相比同期的英特尔产品具有一定的性能优势,但是依然无法撼动英特尔的霸主地位,其中最大问题就是其并没有得到厂商的足够支持,因此不管DIY市场多么火热,到了品牌整机市场还是英特尔的天下,不过OCP显然给了AMD弥补生态劣势的机会。在OCP的帮助下,AMD联手微软合作打造的下一代超大规模云硬件项目--ProjectOlympus所采用的正是AMD最新发布的旗舰产品EPYC,并在之后将方案贡献给OCP社区,而这势必将帮助AMD吸引更多企业的兴趣。

机架设计示例

  除了AMD外,OCP铂金会员IBM最新研发的Power9处理器也希望借助OCP的影响力重夺服务器市场失地。由于Power处理器在服务器市场的影响力日渐甚微,IBM曾在宣布成立OpenPower基金会通过开放Power技术来同其他厂商一起打造Power生态。

谷歌和IBM联手打造的Zaius服务器设计方案

OpenPOWER基金会的主要成员同时也是OCP成员的谷歌开始和IBM开展基于IBMPOWER9的Zaius服务器的研发并向OCP社区贡献了其应用于GoogleCloud服务的ZaiusP9服务器参考设计。谷歌态度的转变对市场的影响是巨大的,像海外的Rackspace、Facebook在数据中心方面都是向谷歌学习,通过OCP显然Power将会赢得新的市场机会。

  AMD和IBM希望借助OCP来夺回失去的市场份额,而ARM公司则希望借助OCP帮助ARM架构进入服务器市场。Facebook正是第一家采用ARM核心处理器服务器大型数据中心用户,尽管比例未知(估计很少)但这对于ARM公司来说也是一个好的开始。

据在微软云端服务MicrosoftAzure的高级工程师表示,微软采用ARM架构的服务器理由有三,一是业者争相投入服务器用ARM处理器的研发,选择越来越多;二是ARM处理器相关的软件生态系统已成形,及ARM处理器指令集架构性能已见改善。同样隶属于ARM阵营的高通则透过子公司QDT与微软携手,以ProjectOlympus为基础推出搭载ARM架构处理器Centriq0的开放运算主机版服务器。让OCP开放运算计划社群能够利用以ARM为基础的服务器进行存取与设计。

AMD尽管此前发布的ARM架构皓龙并不成功,而最近也将重心转移回x86架构,但在EPYC发布会前采访AMD时我们获悉AMD并没有放弃ARM依然会为对此方面有需求的客户提供相应产品。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ARM未来将会在服务器市场拥有一席之地。

9硬件开源引架构战(下)

  CPU的架构之争只是开放计算挑起架构之争的一部分,由于开放计算的主导者云计算厂商们加大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投入,因此加速卡的标准之争也趋于白热化。为了更好的推广自己的标准,除之前提到的OCP成员英特尔、AMD、谷歌外,英伟达作为铂金成员也是OCP联盟中一个活跃分子。

  目前在AI芯片上最强势的当属英伟达。英伟达曾在多年之前与英特尔在CPU和GPU谁更适合AI开发的论战中大获全胜,逼得英特尔最后也不得不发布类似GPU的XeonPhi加速卡。实际上目前在云计算服务器市场上,不论是英伟达还是但英伟达想不到的是,谷歌的TPU凭借Alphago的惊艳表现一票走红,而背后的ASIC架构也瞬间成为了市场的香馍馍。

谷歌的TPU让业界震惊

  相比GPU高性能高能耗,ASIC凭借高性能低功耗的特性对GPU阵营形成了强大的压力。也难怪英伟达的CEO老黄在Twitter上跟谷歌各种撕逼,不过好在英伟达并不是孤军奋战,正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次AMD坚定的同英伟达站在了一起并表示GPU除了在人工智能领域表现出色外,更能兼顾其他高性能运算,而TPU只能用作AI领域,因此综合来看还是GPU更有实用性。

  当然,在AI芯片市场中不是只有ASIC和GPU两方互掐,FPGA也是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而代表者就是Xilinx(赛灵思)和英特尔在两年前收购的FPGA巨头Altera。

  FPGA全称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最初作为专用集成电路领域中的一种半定制电路而出现的,具有一定的可编程性,可同时进行数据并行和任务并行计算,在处理特定应用时有更加明显的效率优势。

  其实FPGA和ASIC很像,都是偏重于特定应用领域。但相比谷歌TPU单打独斗,明显英特尔FPGA的生态建设要强出不少,起码合作伙伴一箩筐。在去年英特尔开始销售带有FPGA的Xeon产品,并同时更新主板规格,让未来的系统都能使用这项技术。Chipzilla芯片实验室提供开放源代码软件库以方便利用捆绑在其CPU中的门阵列。开发人员可以使用这些库获得对FPGA的控制,让它们加速运行在硬件中的工作负载,并且减轻对主要CPU内核的压力。

  正如英特尔的云服务供应商集团副总裁RaejeanneSkillern所说:我们打算把这些库带给开放源代码社区。这将推动FPGA开发者生态系统的创新,推出新的算法,为最终用户提供应用程序,并将加快基于加速器的解决方案上市的速度。我们也打算同OCP生态系统合作,让未来的OCP设计能够容纳集成IntelXeon和FPGA产品。

  除了CPU和GPU的架构之争,存储市场也在悄然发生变化。由于目前SSD在存储市场的比例不断提升,这就使得下一代并行存储规格和标准成为了市场焦点。

  自从英特尔借助SSD重返存储市场后,英特尔就一直希望可以成为这个市场的老大,为此英特尔和Facebook联手开发并推出了Lightning存储架构,推动存储架构从过去的磁盘簇(JBOD,硬盘捆绑)开始向闪存簇(JBOF,闪存捆绑)转型。JBOF的目标是在使用兼容OCP服务器的数据中心中构建Non-VolatileMemoryExpress(NVMe)池。

  英特尔并不是存储市场中唯一重视OCP的厂家,在硬件开源趋势无法阻挡的情况下。全球硬碟大厂威腾(WD)、希捷(Seagate)、日立(Hitachi)、东芝(Toshiba)等都在免费提供新款硬碟给联盟中的白牌服务器厂进行测试,期望服务器厂出货时能够搭载销售,大幅降低白牌服务器业者开发成本,提升白牌服务器业者硬件研发实力,从而与品牌厂相抗衡。

  从上面的市场分析中我们可以发现占据产业链上游的硬件厂商们都在积极通过硬件开源联盟来推广自身的产品和标准,硬件开源联盟成了一个营销和推广的平台,并间接控制了产品和标准的决定权,就像台湾权威市场调研机构DIGITIMESResearch表示,如果厂商不加入,恐怕未来的商业前景将会十分暗淡。

OCP成员众多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都已清楚硬件开放联盟的影响力和重要性,只是大家可能忽略了一个新的问题,联盟和联盟之间的标准、规格侧重点是否相同呢?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如何呢?

10开放计算联盟暗战

  开放计算联盟暗战

  目前美国的OCP和中国的ODCC的标准和规格并不一致,而欧洲也在计划成立类似的硬件开源联盟。

  那是不是这意味着联盟和联盟之间其实也变相存在竞争关系?

  是的

  在天蝎座计划诞生背景一节中我们曾经提到在ODCC成立之前,曾同OCP项目组进行过技术交流,只是很遗憾最终两方分道扬镳,不过如果比较两者的发展轨迹就会明白两者之间的共异。

  OCP从建立之初就是以建立白牌IDC为目的。从整机柜到交换机到HPC(超算)到存储等等一应俱全。而天蝎座计划最初目标就直指OpenRack(开放式整机架),因此在OCP还没有太多进展时,天蝎座联盟已经推出了第一版技术规格和产品,而之后改名ODCC(OpenDataCenterCommittee,开放数据中心委员会)也将中心放在IDC开始涉足各产品线,因此在最终目的上两者理念是高度一致的。但在具体细节执行上两者还是存在显著差异,就好比机柜规格。

联盟之间的标准并不相同

  在去年举办的开放数据中心峰会上,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ODCC委员会副主席何宝宏表示:与OCP进行对比,我们天蝎计划中的很多东西在国际上还是领先的,当然有些方面还是有一些差距,但至少我们已经进入国际先进行列了。

  天蝎要满足中国互联网的需求,其难度要超过国外OCP或者其他的组织。因为国内软件的成熟度低于国外,这样在一些冗余、弹性和可靠性的保障方面就对硬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比如,7×24这种运营服务、单个物理设备宕机或者出现故障以后对业务的影响,在中国很多业务对此是很敏感的。另外,云对硬件的敏感度实际上是很高的。鉴于中国现在的软件水平,需要从硬件设计去满足需求,对于像我们这样在成本和架构弹性要求都很高的互联网企业而言,其难度比OCP更高。一位业内人士表示。

  但是标准不一带来最直观的问题就是规模效应会打折扣。每当一个全新标准推出时,在初期都会面临没有规模。无法降低成本的问题。据说,OCP项目中OpenRack刚开始时,仅仅一个机柜的价格就要美元。而两大联盟如果标准无法做到统一那么就意味着生产厂家需要推出多种规格产品。

  尽管我们今天无法得知未来双方是否会携手统一标准,但至少市场中并不缺少联盟合作的案例,就比如IBM主导的OpenPOWER联盟分别同ODCC和OCP都展开了合作。在中国,自从IBM携带OpenPower加入ODCC之后,就积极推动规范的统一,而带来的红利也是显著的,比如腾讯成为第一个使用OpenPOWER服务器的国内互联网巨头而中国移动则是第一个使用OpenPOWER服务器的电信运营商。

  而在美国,OpenPOWER的动作显然更快一步,谷歌和Rackspace公司已经联合起来在IBMPower9处理器的基础上开发服务器基础架构,IBMPower9处理器完全符合OCP(开放计算项目)标准。而Rackspace已经在IBMPower9处理器的基础上开发出了Barreleye服务器,目前已推出了具体的部署计划。Barreleye服务器是世界上第一个通过认证的使用OpenPower芯片的开放计算系统(OpenPower/OpenCompute/OpenStack)。

  当然,OpenPower所涉足的领域只是整个数据中心的一小部分业务(聚焦于服务器),因此更容易嵌入OCP和ODCC项目里,但联盟之间也许确实应该认证考虑一下标准统一问题,如果无法做到完全一致,那么能做到大部分相似对整个业界生态也是一个极大的利好。

11私有云计算品牌走强

  私有云计算品牌走强

  虽然联盟之间有分歧,但硬件开源的趋势已不可逆转。不过我们在调查中也发现在部分场景下,白牌服务器并不适合所有客户,其中之一就是私有云市场。我们的服务器必须使用国际一线大厂,这是规定。某国内知名大型国企员工告诉我们这个非常有价值的信息。

  这个结论同之前我们的调研结果看似冲突,但却十分合理,因为即使在云计算市场,也存在私有云、混合云和公有云三种类型。以政府机关为例,尽管政务云市场根据业内分析可达百亿以上,但是普遍也采用将敏感信息公有云本地化部署或采用传统的私有云方案来避免出现信息泄露或被非法利用的风险。我们在以往的云计算峰会和各行业专家沟通时形成共识,那就是公有云无法完全取代私有云。

  不论是单纯的私有云还是混合云中的私有云部分,在数据中心的建设上都更倾向于传统方式,因为对于这部分用户来说,硬件开源所节省的金钱远不如出现数据问题时造成的损失和影响重要。

  当然这并不代表私有云就会原地踏步不去拥抱技术进步,实际上诸如超融合、一体机等目前私有云市场广泛应用的产品类型最初的灵感都源自互联网公司诸如Facebook和谷歌的数据中心相关技术及理念,而一些公有云厂商也将其技术带到私有云市场。甲骨文的Custom

Cloud服务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在提供客户与公有云同样的界面以及配置的同时,通过将服务器放置于企业防火墙内由甲骨文负责所有的维护安全工作,来满足企业对私密性和安全性的需求。

  实际上,品牌服务器在私有云市场的话语权是极强的,抛开性能、售后、稳定性等因素,单就销售渠道以及对这个市场的了解程度就令白牌服务器望尘莫及。由于采用白牌服务器需要用户自身具有较强的技术实力,同时要求用户数据中心具有大批量采购需求,因此在中小企业市场和对数据隐私安全有极高要求的企业、政府市场依然需要依赖品牌服务器,而这个市场将呈现强者恒强的局面,大牌服务器厂商的份额将会越来越高。

  我们判断,在未来不论大中小型企业都将把非敏感业务迁移到公有云平台上,而敏感业务将会选择品牌服务器自建私有云。对于大型企业,有技术实力的将会自建白牌数据中心例如中国移动、电信、联通。而技术实力不够或者受到特殊政策约束的企业则依然会选择品牌服务器,尤其是大牌服务器。

12云计算恐竞争加剧

  云计算恐竞争加剧

  在上一节私有云市场分析中,我们提到过白牌服务器之所以难以在这个市场呈现出其在公有云市场的竞争力原因就是对于客户技术有很强的要求。而这让我们不禁为目前云计算市场中大量中小或者新兴的初创公司捏一把冷汗。

  正如在文章最开头部分提到的云计算和互联网巨头们之所以积极推动硬件开源的核心原因正是为了降低其自身的硬件采购及维护成本,而这些节省下来的成本除了可以提高云计算大厂的利润率外,也可传导至最终云计算用户帮助他们节省使用云计算的费用,从而进一步提升云计算的市场份额,但这对于做平台的中小云计算公司来说显然不是个好消息。

云计算细分市场规模统计和预测

  从Gartner的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目前的云计算市场中IaaS(设备即服务)和PaaS(平台即服务)正显示出融合趋势,年是,PaaS市场还能占到IaaS的30.7%,而预计到年时,这个比例将下降到的16.3%,从中可看到底层IaaS市场的发展速度有多快,但IaaS显然不是一般中小型企业能玩的转的。

  从我们的调研中获悉,受制于技术、资本、规模等多方面因素,一些中小云计算厂商的数据中心依然需要依赖品牌服务器。定制化云计算服务器在没有达到规模的情况下,价格反而贵过传统的通用服务器价格。当然,由于目前云计算还处于发展阶段,现在谈论底层硬件成本优势带来的竞争力或许为时尚早,但一旦云计算市场增长放缓,竞争加剧时,每一分节省下来的成本都将帮助企业多一分胜算,此时能否自建白牌数据中心也许将成为是否在市场站住脚的一个重量因素。

除此之外,另一个不可忽视的重点在于人工智能的崛起标志着云计算服务厂商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在为人工智能计算服务的云计算服务器上,而中小云计算企业尤其是做IaaS层面的公司能否有能力与大厂抗衡也是一个悬念。

13行业洗牌格局重定

  行业洗牌格局重定

  《白牌暗战》是中关村在线企业站做过最艰难的专题。尽管最初我们并不理解为何看似受益的厂商们都避而不谈,但随着专题的逐渐深入,最终我们还是理解了企业的想法。确实,白牌服务器对整个行业的冲击确实太大,而可能导致的行业洗牌深度也出乎了我们的意料。

  硬件开源让品牌服务器厂商开始同ODM代工厂同台竞争,互联网和云计算厂商推动的硬件开源联盟取代了过去一直控制整个行业发展的上游供应链企业成为新的市场主宰者。人工智能同云计算的融合在进一步加强联盟对整个IT产业控制力的同时也让看似格局已定的架构大战再起波澜。而私有云市场对于产品的特殊需求也改变着用户选择产品的标准。

  在未来,我们会看到OEM和ODM开始走向融合,也会看到更多的供应链企业加入硬件开源联盟。我们还有可能看到中美开源联盟在标准和规范的角力以及硬件厂商在两大联盟的舞台上争夺未来架构标准。

  半导体厂商的客户不可能都是白牌服务器厂商,云计算企业的数据中心现在也并没有全部替换成白牌服务器,ODM公司还要替品牌服务器做代工。当太多的利益和未知因素交织在一起时,没人可以轻易回答是否在这股浪潮之下能否真正受益,也没人敢轻易站队。在这种形势下,也许缄口不言是最好的选择。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pz/273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