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男篮人才库沦为形象工程招来骂名,它为

10月31日,中国男篮国家队五人男篮人才库名单进行了更新,新增名单如下:

后卫:许可、林葳、陆文博

前锋:刘泽一、孟子凯、邢志强、赵率舟、朱彦西、祝铭震

中锋:范子铭、余嘉豪、李慕豪

所有稍微懂球的球迷看到朱彦西和李慕豪两个职业生涯说好听的,是上限已定,说难听的,就是已经被否定的球员名字,基本上对于所谓中国男篮国家队人才库已经开始摇头和哭笑不得。

同样在昨天,名记杨毅在节目中透露,男篮主教练杜锋本想带上杨瀚森,中国篮协领导认为其不在人才库而杨瀚森未能入选。

现在只有17岁的杨瀚森身高两米15,17岁就能在国际比赛越级打U18,在他身上,我们可以清晰看到姚明和王治郅的影子。

年轻的姚明、王治郅和易建联都在不拘一格降人才之后得到入选国家队向老大哥学习的机会,而现在比余嘉豪和曾凡博明显更有天赋的杨瀚森因为年龄和缺乏比赛样本没有被人才库统计,我们再次看到了思维僵化的影子。

数字冰冷,执行的人应该是有温度的。

充满高科技的中国男篮人才库因此而沦为形象工程招来骂名,已经与中国篮协的美丽初衷南辕北辙。

一,什么是中国男女篮国家队人才库。

年3月7日,中国篮协发布了中国篮球国家队人才库名单,人才库共分为两大部分,包括球员人才库和教练人才库。

球员人才库根据赛制不同,按照五人篮球、三人篮球和U23三人篮球分类,又分别配置男篮和女篮队伍人才备选。教练人才库按照五人篮球和三人篮球进行分类。

五人男篮人才库包括CBA联赛现役注册运动员、入选近期国家队二队(19~22岁)人才库运动员及国家队选拔期间在海外联赛效力的运动员。

五人女篮入库目标运动员包括WCBA联赛现役注册运动员、入选近期国家队二队(19~22岁)人才库运动员及国家队选拔期间在海外联赛效力运动员。

而五人篮球国家队中方教练员入库标准方面,年龄原则上不超过60岁,且应具备以下执教经历或执教成绩之一:

1.近阶段担任过五人篮球国家队或国奥队(国家二队)的主教练或助理教练;

2.近阶段具有连续3年以上成年队伍主教练岗位执教经历;

3.近阶段担任主教练期间在CBA、WCBA篮球职业联赛或全运会(成年组)取得过前十二名的成绩;

4.近阶段在海外具有影响力的高水平职业联赛中担任主教练的中国籍人士;

5.近阶段在其他成绩优异的国家队担任主教练或助理教练的中国籍人士。

二,男女篮国家队人才库建立的初衷是什么。

年2月24日,中国篮球协会对《中国篮球协会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备选人才库建设方案》进行公示,方案显示,未来国家队球员选拔要先入库后入队,男女各50人。

客观地说,男女篮国家队人才库建立的初衷就是最大程度上对男女篮国家队从主教练到队员的入选,能够进行量化考核。

在运动员入库标准方面,采用累计贡献值(英文VORP)为运动员筛选算法,该算法秉承“国际标准”的建库原则,系世界公认的篮球项目运动表现评价指标。

方案中介绍,运动员选拔入库的标准是累计贡献值,VORP值=(被评估运动员BPM值-被评估运动员所在赛事的边缘轮换级别运动员BPM值)×(被评估运动员累计出场时间/被评估运动员所在球队赛季参赛全场累计总比赛时间)×运动员所在球队赛季已经进行的比赛场数。

方案表示,按照入队必先入库的原则,严格从备选库中选拔国家队运动员、教练员,不得随意在备选库之外选拔。

因特殊情况,确需在库外选拔的,选拔方案和最终人选均应按规定程序报体育总局批准。

五人制篮球的选拔目标运动员包括:CBA/WCBA联赛现役注册运动员、入选近期国家队二队(19-22岁)人才库运动员及国家队选拔期间在海外联赛效力的运动员。海外联赛特指欧洲、美国NBA,美国G联赛,美国NCAA联赛及澳大利亚职业联赛等。选拔当年在海外联赛效力的运动员直接入库,且不占用50人名额。

总之,理想很丰满,此处有掌声。

最起码,当年中国男足国脚大名单资格被明码标价的事件,大概率不会出现八竿子打不着打不着的爆冷人员出现。

三,男女篮国家队人才库的建立,为什么很大程度上会因为执行人的偏差而很大程度上会出现南辕北辙,甚至会出现烂尾并最终不了了之。

几天前公布的杜锋男篮国家队最新大名单,之所以出现从辽宁无人入选,到CBA第一阶段表现高光的刘泽一成为遗珠的种种憾事,其实说明了男篮国家队人才库与CBA现实之间的种种冲突。

第一,根据设计,国家队五人男篮人才库名单将随赛事进展进行动态展示,但是因为特殊时期的出国大名单提前上报,使在CBA状态高光的球员被遗漏。

第二,三人篮球与五人篮球库之间的人员冲突,使中国篮球国家队被迫受到分力影响。

第三,赵继伟以疲劳为名的谢绝国家队邀请,使姚明时代开始以来的国家队由征召制改为邀请制再度受到考验。

第四,杨瀚森这样的真正未来之星的入选,竟然要惊动总局,我们由此可见中国篮球的教条主义。

第五,人才库的存在意义就是避免庸才进入国家队,同时限制主教练的过大选人权力,那主教练的自由度何在,做不到用人不疑是中国篮球的杯弓蛇影还是中国篮球管理者在借此泛滥自己的权力?

第六,理论上,中国男篮的选人标准由篮管中心变成了人才库数据,但是最终的拍板权依旧是教练,起码从最新国家队大名单上,从杜锋指导再一次的放飞自我,我们看到的是主教练选人的权力反而得到放大。

中国篮球国家队人才库看上去很美的建立初衷,在一挡起步时,就明显已经南辕北辙。

在可以预期的未来,它甚至大概率会出现烂尾并最终不了了之。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474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