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我谈到了基于组织行为层面的因素,不仅是俄军在赫尔松败退过程急剧加速的关键;同时也是俄军撤出赫尔松地区的指令,不可能是诱敌深入、故设全套的关键原因之一。
而这篇此前发布于9月2日的文章,则是另一个关键原因——战场技术因素。
正是有了这篇文章中提到的扬长避短的环境优势基础,俄军才能在赫尔松一直坚持到11月上旬,使乌军在付出了很大代价的情况下,依然久攻不克。
一旦俄军大规模撤出赫尔松,此前所的环境优势就尽数消失,战场优势将极大的向乌军倾斜,俄军更不可能重新拿回赫尔松。
俄军在赫尔松的失败,根源不在于赫尔松战场本身,而是战场全局所决定的。它是俄军在整体上不可能达成战争目的,战争进程中技术兵器、可用人力、士气不断被杀伤损耗,损失代价和失败情绪累积到一定程度的崩溃性后果。
------------原文分割线----------
在西方的支援——即使是这种支援至今带有极大的保留和限制的情况下,乌克兰虽然没有能力打到莫斯科;但是有能力收复包括全境领土,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在内。
现在,乌克兰正在赫尔松展开大规模的反攻。一旦赫尔松被拿下,乌军下一步的目标必然就是与之相邻的克里米亚地区。
克里米亚是俄罗斯控制黑海的关键战略要地,历史上为了争夺它爆发过多次战争。而成功吞并克里米亚,是普京近十多年来不断被销蚀、在今天已经岌岌可危的执政合法性基础里,最重要的那块基石。
乌军正在对普京政权施加前所未有的政治压力,同时不惜代价的向美欧国家展示决心与能力。
但是乌克兰不可能在赫尔松地区取得迅速的、决定性的、轻松的胜利。相反,乌克兰的进攻会变得相当胶着,战线的每一步推进,必然伴随大量的兵员伤亡和技术装备在战斗中毁损。
因为攻守形势的逆转,同时带来了俄军与乌军在行动上的优劣势变化。
俄军在转入防守状态、特别是依托坚固建筑群进行防守作战后,导致其进攻作战中表现极差的几个主要劣势因素,或被回避,或者大幅削弱。比如通讯组织能力极差,以及由此导致的战术应变能力极差;比如后勤供应能力极差,导致进攻无法持久、甚至是都无法形成真正有效的进攻行动。
与俄军相比,针对城市防守目标转入进攻性作战的乌军,其优势被削弱了,而劣势则被进一步放大。
乌军现在最大的优势,一方面源于西方提供的情报信息支援,一方面是它在年后,在美国提供理论和技术装备支持下完成的军队组织结构变革。
现在的乌军在指挥结构上,是一支非常扁平化和信息网络化的军队,通讯指挥能力相当出色,从发现识别到摧毁目标的杀伤链运转效率非常高;在作战灵活高效上,完全摆脱了苏式体系困境。可以认为,这是一支主要说俄语的北约化部队。
图:情报、胆魄、技艺的完美结合
这使得乌军在面对各类显著的固定目标——码头,机场,弹药库;或者易暴露环境下的机动目标——比如平原地区行进的俄军坦克部队,具备很强的发现、识别、穿透、打击能力。
比如乌军之前的著名行动,使用直升机突袭俄境内目标,如果没有极为准确实时的防空系统情报信息支持和极具魄力的作战计划制定,根本不可能成功。
但类似于俄军拿固守的乌军没有什么办法一样,一旦俄军转入固守状态,乌军也很头痛。
乌克兰是冷战时期,东西方预设的重要战场,相当多的战略性决战,都预计可能在乌克兰境内爆发。
因此其境内相当多的地区,在城市和产业建设布局上,都针对高烈度核战争带有极为浓重的备战色彩;尤其是普遍带有能有效抵御传统重火力的、各种成片成网的地下防御设施,用于抵抗力量的长期生存和活动。
图:马里乌波尔的核心战场亚速钢铁厂
图:根据相关资料推测的亚速钢铁厂下防护设施
马里乌波尔就是个非常典型的例子,俄军拥有压倒性的火力和人数优势,但在很长的时间内始终久攻不下,从2月24日一直打到了5月16日。
赫尔松作为乌克兰南方同时控制第聂伯河和黑海的关键港口城市,战略位置极其重要,历史上为了争夺这片土地,各国各族死了数不清的人,其建设和运行历史一直就是堡垒化的,冷战期间达到巅峰,在今天依然能有效发挥相关用途。
乌军在进攻这样的地区时,大量建筑群对于各种观测设备和火力投射,会形成显著的遮蔽、阻隔、分割、衰减作用。这意味着乌军的战术情报优势会在较大程度上被抑制,比如普遍而言,俄军目标不会再持续性地、频繁地暴露在乌军的侦察视野中。
图:无人机引导炮火的较佳战例,基本都出现在开阔地带区域
即使是乌军拥有、并能高效使用,包括各种小型化无人机、小型制导武器(比如单兵巡飞弹)在内的先进装备;要在以陆军地面火炮为主要支援火力、依靠步兵与装甲车辆突破防线实施占领与控制,依然必将遭遇巨大的困难。
只能说,装备与通讯指挥的改善,能一定程度上减小乌军的伤亡、提升其作战效率;但基本模式不变,则城市战的绞肉机性质也无法改变。
在优势被削弱的同时,乌军的另一个劣势会被显著放大——缺乏足够的攻坚能力。这种能力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空中力量来提供的。
图:说难听点,一个人就能抱起来的弹药,威力再大,又能大到哪里去?
为了保障火炮的灵活机动和持续作战能力,在冷战期间,各国的主流火炮最大口径都降低到了/毫米的范围,以实现重量、威力、弹药数量的较好折衷。
但是/这个级别火炮,对付士兵和装甲车辆、简易工事是够用的,对付高标准的坚固建筑物则非常艰难。
说直白一些,即便按乌军能获得的最大威力毫米炮弹——M作为标准,这类全重不到50公斤、炸药装填量不超过12公斤、杀伤能力主要依赖破片的弹丸,威力上限太低,对付不了特别结实粗壮的钢筋混凝土结构。
图:遭受大量炮击的建筑,但主体结构依然健在,能有效提供掩蔽与开阔射界
比如两次车臣战争中,都留下了大量火炮轰击建筑物的记录,实战经验证明,要单纯依靠炮击摧毁建筑、或者使内部武装人员失去作战能力非常困难,不能使进攻部队免于“城市伏击/反伏击”的死亡撕扯。
这样的情况在车臣战场上反复出现——区域目标的建筑被火力打击过不止一次后,里面的反抗力量依然没有完全失能。
当俄军的步兵和坦克等装甲车辆,在炮击结束后继续推进时;往往车臣武装的大多数力量也捱过炮击存活了下来,正做着伏击准备,预备等俄军全部进入射界后掐头断尾将其全部消灭。
如果乌军不能彻底从作战方式上解决这个问题,那么俄军打车臣吃的苦头,打马里乌波尔的艰难,一样要落到乌军的头上。
然而这样的困境,在技术角度上,虽然有成熟的实用化解决方案;但是在政治上,西方并不打算在现阶段支持乌军具备该能力。这种能力的核心,完全依赖于以先进航空炸弹基础、能实施大规模持续性空中打击的航空兵体系。
除少数特例,航空炸弹的威力要远大于地面炮火,比如西方最主流的低阻常规炸弹系列,最小口径通常是磅(公斤),最大能到磅(公斤)。
图:F-16投掷JDAM炸弹
这类炸弹的弹体和苏俄高阻炸弹的卷焊铁皮桶结构不同,是无缝钢管结构,本身有较强的穿透能力;配合高精度制导组件和智能化的先进引信,对坚固建筑的精确打击和摧毁能力,远远高于普通/火炮。而且从飞机上投放时,炸弹的抛物轨迹很少会受到其它的建筑物遮挡,打击灵活性也远高于地面火炮。
面对防护等级更高、所处位置更深的设施,也还有更专业的钻地炸弹;就算它不足以摧毁那些埋藏特别深的目标本体,但是只要大量摧毁这些设施通往地面的通道和出口,依然能极大的减小进攻部队的伤亡,甚至有可能直接逼迫守军放弃抵抗。
但迄今为止,对于乌军的军事援助中,还不包括这样的装备。短时间内,这样的力量不会被乌军应用在赫尔松战场上。
结语:
俄乌战争是一场受国际政治因素干预极为严重、甚至可以说是畸形的战争。
西方自年以来的对俄持续性技术封锁、对乌情报和技术装备介入;极大的弱化了俄空天军的实际作战能力,并且使乌克兰具备了一定程度上对抗俄空中力量的能力。
现在俄乌战场上,尽管双方的空中力量都在不断活动,并且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都没有能取得真正的战场主导权。其中乌克兰一方面的空中力量尤其比较弱势。
图:乌克兰士兵发射单兵巡飞导弹
这使得整个俄乌战争变得十分诡异:
一方面,乌军具备最先进技术体系带来的外部信息情报支援、并能有效将其利用的现代化指挥组织结构;在步兵和火炮运用的战术层面上,探索和实践着全世界最前沿最先进的观念和理论。
另一方面,政治和人为等因素导致的空中打击力量缺位,又使得俄乌战争在总体战略层面上,完全不同于海湾/科索沃战争,反而更接近于二战式的血肉磨盘模式——在这种模式中,进攻方居于显著的不利态势,需要付出远高于防守方的代价。
乌军向赫尔松发起反攻的同时,就无可避免地踏入了这样的血肉磨盘。
俄乌战争的最终胜利,极大概率将属于乌克兰,但这需要足够多的鲜血与时间作为代价。
在这样的时间节点,选择这样的大规模反攻;在军事上并不是最好的选择,这是为政治目标服务而不惜付出巨大军事代价的典型案例。它残酷的证明了一点:
现在乌克兰所支付的代价,依然还不够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