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柯称狄鑫张屏王媛张裕肖杨向一帆国倩摄影:楚天都市报极目新闻记者黄士峰
未来的大国工匠,有望从这里走出。
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的世界技能大赛(下称“世赛”),明年10月将在中国上海举行。日前,人社部公布了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集训基地名单,湖北10余个院校入围。它们有何独特之处?又将怎样承担训练任务?连日来,极目新闻记者探访了部分集训基地,揭秘能工巧匠们的训练日常。
塑料模具工程
移动机器人
最难的不是拼好千余零件
六七平方米的赛道里,机器人穿梭于木板隔出的几个“仓库”中,找到并拿起“货物”,搬运到指定地点放下……虽然已放暑假,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移动机器人创新班里仍一片忙碌。作为世界技能大赛(下称“世赛”)移动机器人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这里正在紧张调试设备,等待国家集训队的到来。
“别看这个机器人个头不大,它总共有多个零件。参赛选手的第一项任务,就是要在4个小时内把零件组装成机器人。”该校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青年教师钟雷介绍。该赛项一共要比拼4天,第一天就是组装。零件是统一提供的标准件,但选手也有一定的自由发挥空间,组装个性化机器人。
随后3天,选手还要通过编程,让机器人完成自动任务、手动任务和全新场景任务。该赛项真正比拼的,是机器人准确辨识目标物、抓取放入零件车、运送到指定地点的效率和准确性,即眼力、脑力和行动能力。
“选手只有3次调试程序的机会。目标物的放置与零件车的位置稍有不匹配,就会导致失败,甚至模具倒塌。”钟雷说。对选手而言,编程部分是最难的考验。明年举行的世赛中,医院场景,机器人的搬运目标为病床模型。
武汉交通职业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院长胡迎九介绍,全国共有6个移动机器人项目集训基地,分别侧重训练机械、电子控制、软件开发、系统更新改造、算法程序等方面。该校作为湖北唯一的基地,目前拥有7套智能移动机器人、7套标准世赛赛道,正在进一步完善训练软硬件和后勤保障措施。
移动机器人
轨道交通技术
比脑力比手艺还考验体力
90分钟,为巨大的列车底盘做好体检维护;分钟,为电力机车的“辫子”设计并安上“智慧大脑”;分钟,从无到有组装一个列车车门……在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世赛轨道交通技术项目集训基地里,国家集训队队员每天都在经历“极限挑战”。
7月8日晚8时许,集训基地灯火通明,国家集训队队员、武汉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应届毕业生张肖翔、张恒仍在训练。为列车转向架更换30公斤重的轴箱端盖时,张肖翔扎紧马步,用大腿支撑住这个大家伙,再稳稳抽出端盖——留给它和车轴齿轮箱配合的间隙只有0.1毫米,手稍微一抖,它就会卡住。“训练间隙,我们经常练马步,不然下盘不稳。”张恒说。
“这些‘大号’设备其实对精度的要求极高,要摸准它们的脾气,就得不停地练。”该校机车与车辆学院教师、集训教练组负责人胡翔说。比如组装列车车门,共有多个零件和螺母垫片,所有参数都必须精确到0.1毫米,一处稍有偏差,整个车门就不稳了;再如,安装电力机车的“辫子”时,选手先要在多个继电器中快速找到正确的继电器,再安装、布线。大约需要制作根线,还得把这些线像梳头一样梳通,每隔5厘米绑扎一次,扎带方向要一致,剪切要平整。
备赛不仅是脑力活、手艺活,还是体力活。因此,俯卧撑成了选手们的必修课,一次至少练个。“我们已经拆装车门几百次了,光线都用了一两百卷,总线长足够从藏龙岛拉到光谷。”张恒说。
“张肖翔和张恒非常刻苦,两个人去年训练时都瘦了十来斤。现在他们已经毕业,进入铁路局工作,仍继续没日没夜地练。”该校机车与车辆学院院长何成才说。世赛题目的难度,估计比目前的训练上浮30%,队员们还将迎接更大的挑战。
轨道交通技术
3D数字游戏艺术
整套流程多项评分点
世赛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湖北唯一的中国集训基地,落户长江职业学院。7月9日,武汉市第二十二届职业技能大赛3D数字游戏艺术赛项在该校进行,极目新闻记者借此机会前往探访。
基地里,20多名参赛选手坐在电脑设备前,双眼紧盯屏幕,双手在绘画板上勾勒线条,现场只有快速敲击键盘和点击鼠标的声音。通过一番脑洞大开的概念设计和科技感十足的数字建模,一系列创意十足的作品慢慢呈现出来。
“此次比赛采用的是8小时的简化流程。世赛赛程为4天,分别对应专业公司4个不同岗位。整套流程包括多项评分点,评分标准精确到0.3分。”3D数字游戏艺术项目国家级裁判、长江职业学院副教授王振刚介绍,“这个项目对参赛学生的体力、脑力、抗压能力都是巨大考验。即便是专业动漫公司的成熟员工,难度也很大。”
这项赛事需要选手长时间端坐电脑前,非常辛苦。为了避免选手体力不支,该校为集训基地购入了跑步机、肩部推举器、拉背训练器等健身器材。集训期间,每天下午,选手们都会在体育老师的指导下锻炼1个小时。
据了解,3D数字游戏艺术考察的技能,包括艺术概念设计、3D建模、贴图绘制、绑定与动画、灯光渲染、游戏引擎输出等。选手除了要熟练运用软件外,还需具备较高的艺术创作能力。为此,教练们会不定期组织“拉片”活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上海堡垒》、热门电竞游戏《守望先锋》等,都成为学习素材。同学们还会穿上紧身衣、贴标记点,走进省内顶级动作捕捉实验室,体验特效电影制作。
3D数字游戏艺术
烹饪(西餐)
每天训练用掉百斤牛里脊
龙虾20多只、蘑菇多斤、牛里脊多斤……这不是餐馆的进货单,而是设在湖北经济学院的世赛烹饪(西餐)项目中国集训基地每天要消耗的练习食材。
湖北集训基地专家教练组组长邹志平介绍,为让学生更好地训练手感,整个操作室完全按照国家标准建造,12个工位呈“C”形排列,烤箱、火炉、冰箱等设备一应俱全。
记者探访时,中国集训队成员李夏薇正在练习口蘑去皮。“平常家里吃蘑菇,都会用水清洗。但是我们处理时不能水洗,怕影响食材的口感。”李夏薇说。他们的处理方式是去皮。
随着李夏薇的削皮刀上下翻飞,口蘑上出现一道道整齐的花纹。10余秒时间,口蘑便如一朵雪白的花朵,24道褶皱整齐划一,中心的小五角星平添趣味。
“这样的操作只是日常练手,光是口蘑每天就要削五六斤。”邹志平说。看似简单的一道主菜,可能包括西餐煎、炸、烤、蒸、低温慢煮等多种技法。一道菜品往往包含10余道工序,要使用5种颜色的砧板、20多种刀具,以及烤箱、蒸煮箱等,每道工序的操作流程、技能技巧、使用工具都有严格要求。比赛中,大到技法烹调,小到辅料搭配摆盘,标准都近乎苛刻。
李夏薇举例说,比如切牛肉卷,每份重量要控制在克左右,误差不得超过2克;菜品出锅装盘时,表面温度不得低于75℃,牛肉切开后的中心温度不得低于65℃;作为辅料的胡萝卜,要修成不少于6个刀面的橄榄状;点缀的酱汁滴落的距离、大小,也应保持一致……
烹饪(西餐)
糖艺/西点制作
基地弥漫浓浓巧克力香味
“江汉揽胜六方走马宫灯”“元青花四爱图梅瓶”“隋十二生肖俑”“商代凤纹方罍”……7月12日,记者在位于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的世赛糖艺/西点制作项目集训基地看到,一系列能吃的“文物”琳琅满目。
“这些都是我们用巧克力、杏仁糕等食材制作的。”该校餐旅系主任常福曾介绍。今年的“国际博物馆日”上,他的团队用巧克力复刻的武汉市博物馆镇馆之宝“元青花四爱图梅瓶”正式展出。“以糖艺复刻文物,看似照葫芦画瓢,实则相当复杂。仅制作巧克力梅瓶,我们就花了近3个月。”常福曾说。
基地操作台四周,弥漫着浓浓的巧克力香味。上届世赛国家集训队队员鲁磊正在制作“巧克力花”。他将纯脂巧克力放在玻璃容器内加热,到45℃时,再将巧克力泥放在大理石板上翻炒。“超过45℃,油脂就容易析出。”鲁磊说。这一过程叫做调温。等巧克力温度降到30℃至35℃之间,用羽毛对巧克力“整形”,再摊在油纸上进一步冷却,即可成形。
该校毕业生、目前就读于黄冈职校的张亚鹏,练习着“手工拉糖”项目。毕业后,他经常回校向常福曾请教技艺,集训基地几乎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常福曾说,制作“巧克力花”和“手工拉糖”,难点在于精准把控每个环节的温度。只有温度适宜,巧克力和糖的状态才会好,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此外,选手既要防止被温度过高的食材烫伤,还要掌握巧劲儿避免作品折断。
据了解,武汉市第一商业学校是湖北省内世赛中国集训基地中唯一的中职院校,而该校学生连续三届入选世赛国家集训队。
糖艺西点制作
家具制作
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结合
7月13日,位于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的世赛家具制作项目中国集训基地里,入选国家集训队的该校学生常潇阳,为今年9月举行的“十进五”选拔赛进行备战。
俯身、切割、打磨……周而复始,不断重复,这是常潇阳的基础训练。每天,他上午8时许开始训练,晚上9时许结束。
常潇阳介绍,他每个星期要完成2件家具作品,每件作品既考验传统的木工基础,也要用到一系列高大上的现代工具。“不管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手艺,还是先进的工具,我们用起来都要如臂使指。”常潇阳说。
训练非常辛苦,因为每件作品要经过项细致入微的考查,而且时间要求严格。
常潇阳的指导老师杨颖杰,也曾入选世赛家具制作项目中国集训队,目前留校任教。他感慨道,集训基地的条件,比自己当年做选手时好得多,设备达到国际最先进水平。“其实木工也是拥抱高技术、高科技的工种。木工的设备一直在更新换代,越来越精细。”杨颖杰说。做一名现代木匠,要掌握全面的知识和技能,把传统工艺与现代技术进行完美结合。
家具制作
货运代理
全英文模拟国际货运交易
训练场地平方米,工位个,仪器设备套,专业教师团队13人……在武汉工商学院,世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可支持选手开展不同模式的训练。
该校经济与商务外语学院院长张晓骏介绍,货运代理就像国际企业之间的桥梁,帮助买家在世界范围内寻找卖家,也可以帮助卖家找到买家。
世赛货运代理项目高度模拟真实工作场景,题目来源于企业遇到的实际问题。“比如货物突然爆炸如何解决、由于天气因素货物不能按期到达怎么办等。”张晓骏说,“比赛考验选手对客户心理的把握、风险的判定、应急业务的处理等。另外,比赛是全英文场景,对选手的英文写作和表达能力要求很高。”
集训过程中,指导老师们会特别注意对学生相关能力培养。比如,每天练习英语3个小时,去省内外贸易、物流等相关知名企业进行实训等。
在这样的训练下,该校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大四学生郑子一,成为湖北省唯一入选该项目国家集训队的队员。
据了解,该校连续两届成为世赛货运代理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还是第46届世赛移动应用开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
货运代理
参与报道实习生:刘清清刘琴方宇萍刘欣怡樊文佳李静仪汪如意唐婷婷陈婉怡毛祯吴锐彭家祚张燕娴李小雪徐椿徐枢延
来源:楚天都市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