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主义是当今西方心灵哲学的一个重要学派,它有一个基本原则(本体论原则):物理事实(物理的实体与属性、结构与运动)是世界上唯一真实的存在。由是,物理主义的许多工作都与解构心灵、心灵自然化运动相联系,一些物理主义者也明确申言心灵现象是虚幻的。但与此同时,也有不少物理主义心灵哲学家运用各种心灵概念与术语,对心智、意识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他们认为关于心灵的概念和知识是有用的,不能随意废弃,以至承认其有某种实在性。那么,物理主义的心灵观到底是怎样的呢?
物理主义心灵哲学的要旨是用物理的概念和知识来解释心灵的状态与活动,揭开笼罩在心灵事件上的神秘面纱,澄清心灵现象的本质。物理主义包含许多派别,如取消论、同一论、解释主义、功能主义、现象概念策略等,各派的观点表面看来各不相同,然究其实质,都不承认有非物理的精神性心灵意识的真实存在;他们所述说的心灵属性与事件是同一于或随附于物理属性与事件的,终归还是某种物理的东西。在他们那里,传统意义上的心灵被解构了。
毋庸置疑,物理主义心灵观充分体现了科学精神,光大了唯物主义。但是,仍有两个问题需要进一步讨论:一是关于实在(真实存在)的标准问题,二是如何看待觉知的问题。
先看实在的标准问题。物理主义遵奉着唯有物理事实真实存在的基本原则,因而否定精神性心灵的实在性,形成了一种以物为本的心灵观。但若仔细考察一下就会发现,这条物理主义的基本原则尚不能被确立为一条坚实的真理。因为至今以来的科学成就虽然证明了物理事实是客观实在的,但是没有穷尽一切地证实它就是唯一的实在,大量真切呈现着的主观现象没有得到透彻的研究,意识之谜、自我之谜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因而断言心灵现象是虚幻的似有点为时过早。如此一来,就产生了一个关于实在的标准问题:什么样的东西才是真实存在的?
古希腊哲学很早就研究了存在问题,把存在解说为出场、去蔽。“出场”意味着(在者)出现于世界之中,“去蔽”即除去遮掩而(使在者)展现出来。综合二义,“存在”就是(在者、某物)于世界中展现。世界是一个存在域,凡于世界中展现的东西就是存在的;当在者之存在被见证了,它就是真实存在的。世界是一个包罗万象的集合体,大脑作为世界的一部分是一个小世界,而脑内的心灵现象(意识域)并不在世界之外,同样是一个小世界,即现象世界。因而,各种心灵现象作为于现象世界中展现的东西,就是在世界中展现的东西(而非世界之外的东西),也是存在的;它们在被“我”之知觉见证时,是真实存在的,即对“我”而言是真实存在的。
当然,心灵现象的展现与物理客体的展现是有所不同的,前者只向“我”单独展现,后者可向多人多次展现,从而形成主观与客观之别。然而,联系认证过程之实质来看,主观与客观之别实际只是量的差别,而非质的不同。因为对物理客体之存在的观测认证,实际上也是由它们对“我”的确切展现而定的,这与心灵现象的认证方式是类同的,只是客体之认证需由多个“我”多次见证而已。对一个人真实存在与对多个人真实存在并无实质的不同:多人见证只是增加了见证的数量,并未改变见证的实质。心灵现象之所以只对“我”单独展现,乃在于“我”的心域(世界)别人进不来。但是,目前已有连脑人的报道,两个连脑人的大脑之间有神经联系,其心也能相通,一个人的感受另一人也知道(一个人想喝水时,另一人就会递水杯给他)。这表明人的内心世界也是可以开放的(而非绝对封闭),若未来科学发展出读心术和连心术,则人的心灵现象就可以被他人见证了,主观与客观的差别将会缩小。这表明,关于心灵现象是否虚幻的问题尚有商榷的余地,实在的标准问题也还需进一步研究。
再来谈谈觉知问题。众所周知,人的心灵能够觉知,且对于己身心灵现象是自知的:痛和痒是自己知道的,忧与乐是自己知道的,听到的声音、看到的光亮、品到的味道以及自己的信念和意愿等也都是自己知道的,即觉知着的。而且,对于自己来说,痛、痒、光、声、情、意等都是凭着有觉知而具有的,有了觉知就有了世界;相反,一旦失去觉知(如昏迷时),就会失去世界。另一方面,人们公认物理的东西是没有觉知的,石头、木块、铜线、铁棒等都是不知道自身和环境的,因而它们是无光、无声、无痛、无痒、无情意地存在着,是绝对静暗的,处于全暗或全无中。
由此可见,有觉知与无觉知的差异是何其巨大。不仅如此,觉知还是妙奥的灵明心性。因为觉知必定有知的主体——“我”(一切觉知都是我觉知);“我”(自我)乃有思想情意的灵性生命。从而,觉知既展开了一个有光色声味的明亮世界,又引出了一个灵性自我生命,“知、明、我”三位一体。再者,人的生命之灵不在于人有复杂多变的行为,而在于这些行为是自己知道的,有觉知才有自我之命(肉体生命以新陈代谢为标志,自我心灵生命以有觉知为标志)。鉴于觉知直接关联着自我生命,且是确认生命存在的标志,因而是生命的关键特性。然而,虽然觉知如此重要,但是一直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长期以来,涉心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