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今世界,有一个现象叫做标准化和标准化生产。比如现在用的公斤、米都是国际标准。民用电压为伏特,工业用电一般用伏特也是国际通行标准。当然有的国家还在用英镑或者英尺,民用电压也是伏特为主。不过不同标准之间的换算还是相对清楚的。现代标准化生产是随着近代大工业生产的出现而发展起来的。在此之前,生产基本都是工匠个人的行为。即便是工匠比较集中的生产区域也不过是大型作坊而已。不同工匠之间的手艺水平肯定有差异,加工生产速度也有差异。因此即便生产同类产品。也是规格和质量参差不齐。这样就严重影响了产品的总产量和普遍的质量水平。近代工业中最早引人标准化生产概念的是美国人惠特尼。而最早引入这个概念生产的产品就是当时的单发步枪。过去不同工匠生产的步枪的部件不可以互换。有的造枪匠生产的步枪质量好。
而有的工匠造的步枪就比较粗劣。在引人标准化和标准件概念后,某种步枪生产前先出图纸;一旦设计出图纸,那么所有的部件都按照图纸的要求加工零件。所有标准零件再组装成批量的步枪。这样不同的工匠可以按照自己的专长,专门生产某一个零件而不是全部的整支步枪。比如冲压工可以专门制造枪机和扳机;木工专门加工枪托和护木;车工专门加工枪管;油漆工专门负责为成型后的枪支上漆。这种标准化生产不但确保了步枪的基本质量可靠。而且生产效率和产量也大为提高。于是这种标准化生产很快推广到了第一次蒸汽工业革M以后的几乎所有的工业生产领域。也正是因为有标准化的生产和标准件的概念。才有了近代和现代化大工业体系和流水线生产模式的出现。让人类彻底摆脱了手工作坊的生产模式。是传统手工业向真正现代工业生产的关键转变。
其实说到标准化生产,有一个人比惠特尼要早了多年,这个人就是吕不韦。战国末期,战争规模越来越大。经常出现类似长平之战这种有一两百万人参加的超级大战。期间的武器消耗也相当惊人。比如一场大仗下来,可能会消耗数千万支弩箭。大秦箭阵横扫天下,但是背后的生产装备压力也是巨大的。如果按照过去工匠造箭的速度。肯定跟不上前线的消耗。而秦国执政的吕不韦早早诞生了标准化生产箭镞和其他武器易耗品的想法。从秦始皇兵马俑出头的青铜实战箭镞来看,每个的公差不会超过十分之一毫米,这在手工铸造时代堪称工艺绝伦。而且几乎所有大型武器上都有实际制造人和监造人的铭文。一旦出现质量问题将严厉追责。也正是标准化大规模生产,确保了大秦推土机可以在几十年内横扫关东六国。而秦始皇统一天下后,推行标准文字、统一货币和标准度量衡。
要求文同书车同轨,极大地推动了历史进步的过程。其实大秦推行标准化的第一人并非秦始皇而是吕不韦。而大秦的标准化也把西方近代才开始的标准化整整早了多年。只不过秦朝过于短暂。否则东方和西方谁先进入近代工业化还真的不好说。不过两者有一点却殊途同归。这就是不论美国人的近代标准化生产还是吕不韦的标准化生产,都是最早从武器制造开始。根本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为战争服务。而当代的“网红”战机F35系列,也号称把“全面标准化”作为一大亮点。但是瀚海狼山(匈奴狼山)却认为,F35全系列栽就栽在这个最大的“亮点”上面了。这又是为什么呢?明天再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