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方位解读AGVAMR控制器市场现状

移动机器人为什么需要专用控制器

工业机器人具有工作效率高、稳定可靠、重复精度好、能在高危环境下作业等优势,在传统制造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转型升级中可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国际工业机器人领域四大家族分别是ABB、KUKA、FANUC和安川电机。一般来说,工业机器人由3大部分6个子系统组成。但纵观工业机器人领域,他们产品中均未见到有服务于其控制部分(系统)的专用设备,然而在与机械臂相类似的移动机器人赛道,尤其是工业应用移动机器人中,却独辟蹊径,发展出了单独的专用控制器产品。

究其原因,其一,移动机器人相比工业机械臂的各种要求都偏低,包括制造门槛、精度、厂家的整合能力等。进入门槛低造成大量不同标准的移动机器人涌入市场,使得移动机器人的定位更接近于非标设备,在将非标设备标准化的道路上,控制器就成为了核心零部件。

其二,移动机器人控制器对下游集成商的能力要求和工业机械臂的对下游集成商的能力要求是一致的,如机械设计、电气设计以及方案整合的能力,集成商可以在机械臂上增加不同的末端夹具形成自动化工站(如焊接、打磨、喷涂等),也可以通过移动机器人控制器设计底盘并搭载不同的上层机构(如顶升、辊筒、料箱等),两者的逻辑一致,对集成商能力要求也一致,因此移动机器人控制器的客户并不是移动机器人本体厂家,而是大量的工业自动化的集成商。

其三,终端工厂的场景具有分散且非标的特性,行业不同、终端客户需求不同、终端工厂环境不同等都佐证了场景的复杂,移动机器人在不同的场景下需要由集成商进行场景化的应用,而直接购买控制器造车成为了集成商快速打造自主品牌的最短路径。

基于以上三点不难发现,移动机器人控制器和机械臂本体的发展模式和使用逻辑更为一致,即:

移动机器人:控制器→集成商→造车实施(加装载具)

机械臂:本体→集成商→集成实施(加装夹具)

因此,在移动机器人领域中衍生出控制器的分层则成为了必然,同时控制器厂家也为广大的集成商提供了更多差异化的选择和价值。目前大多数移动机器人本体厂家更倾向于做标准化而量大的产品,而控制器的出现,使得在非标产品中出现了部分“标准件”,可以让集成商在标准化产品的基础上再去做创新;此外,移动机器人控制器极大降低了集成商的学习及实施成本,学会了一套控制器,则可以制造顶升、辊筒、叉式、料箱等多种形态的机器人,这也是多机器人的统一控制及调度的基础。

移动机器人(AGV/AMR)控制器发展历程

年,科尔摩根AGV发布了第一代ACC系列车辆控制器,标志着控制器行业正式开启篇章。在此阶段,行业更多以单片机、PLC技术形式来解决控制器问题,AGV/AMR专用控制器概念相对较弱,多以控制元器件组合为主。同时存在算法能力弱、价格贵、功能少、开发成本高、稳定性低、体积大等缺点,距离标准品商业化还有不小距离。伴随行业需求的发展,逐渐开始走向专用控制器阶段。

年,亚马逊收购KIVA,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6258.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