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应急物资储备,代表委员提出这些建议

北京哪治白癜风治得好 http://www.wangbawang.com/m/

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高级主任设计师张金华——

构建覆盖全国的三级应急救援航空体系

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各方面,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

应从国家层面研究制定相应的扶持性政策,调动通用航空企业参与航空应急救援的积极性,并通过政府财政补贴或购买服务等方式,将其纳入国家应急救援体系。

■本报记者刘冰

近日,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正式对外宣布,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灭火/水上救援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将于今年下半年在山东青岛开展海上首飞试验,全面推进项目研制。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航空工业特种飞行器研究所高级主任设计师张金华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向记者表示,“鲲龙”AG早日投入使用将有效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

“航空应急救援具有响应速度快、机动能力强、救援范围广、救援效果好、科技含量高的特点,有着其他应急救援手段无可比拟的优势。”

张金华说,新形势下,面对多种急难险重的救援任务,重大应急装备的研发已初显成效,但航空救援体系建设还存在不足,无法进一步发挥航空应急救援的优势。因此,他建议由应急管理部牵头,在全国构建5个区域航空应急救援中心。

破除壁垒,实现高效联动

据张金华介绍,当前,我国的航空救援队伍由军队(空军、陆航、海航、武警部队)、警用航空、专业救援队和通用航空企业相关力量组成。与世界航空产业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航空应急救援起步较晚,救援力量分散,体系建设发展相对滞后。

他表示,虽然我国在《突发事件应对法》中明确规定了国家建立统一领导、综合协调、分类管理、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但是具体到航空应急救援领域,则缺乏统一的全国性航空应急救援领导管理机构。灾难发生后,通常临时组成指挥部,紧急调集军队、公安、消防、专业救援队以及通用航空救援力量予以应对。

“由于缺乏常态化航空应急救援管理机构和相应的管理体制,指挥领导层面对灾区属地航空应急救援资源、救援能力、分布状况等信息无法全面了解和掌握,导致救援过程中军民航不能协调一致、通力配合,特别是重大灾害来临时,通常多方力量一哄而上,大量集结,却因机型和救灾需求不匹配,以及空域和基础保障设施等条件限制,造成救援航空器闲置,救援成本空耗,救援效率低下。”张金华说。

对此,早在年的全国两会上,张金华就提出在荆门建立国家航空应急救援中心的建议。该建议得到了应急管理部的积极回应,他认为应急管理部对于推进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给予了高度重视。“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国防建设等各方面,必须从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张金华说。

张金华告诉记者,机构改革后,相关部门着力建设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将应急救援的任务范围扩展为八大项,分别为空中侦察勘测、空中指挥调度、空中消防灭火、空中紧急输送、空中搜寻救助、空中特殊吊载、空中应急通信、参加国际救援,并以快速响应、区域覆盖、综合救援、联动保障和高效指挥作为目标,将构建应急救援航空指挥平台,完善应急救援航空网络,建设应急救援航空关键力量,完善应急救援航空保障条件作为建设重点。

张金华表示,我国应急救援航空体系建设真正引起社会广泛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qfhqj/469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