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皆有灵,古琴能通幽。
古琴,传承数千年,
战国初期曾侯乙墓中的十弦古琴和长沙马王堆汉墓中的七弦古琴。
前者距今已有两千四百多年的历史,
而后者距今则有一千九百多年的历史,
期间更流传有号钟、绕梁、焦尾、春雷等等一些传世名琴!
那么,如何雕琢出一张有灵魂的古琴呢?
古琴是斫琴师的文化修养、教育水平、个人的阅历等综合素质的综合体现。
做一张好琴,对斫琴师乐器音色的鉴赏能力、
木工水准、胎工水准、漆工水准,有很高的要求,
在整个制作过程中,
还受物象美学、声学、声音传导物理学,
弦张力的力学,等等诸多因素影响。
还有诸多未知因素的干扰。
尽管铸琴艰难,
但斫琴匠人依然在尽其所能、倾其全力去努力完成自己的作品。
尽管如此,作品出来了,
还会有非常多的遗憾和不满意,
最后的定价也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琴不是工业标准件,
每个人对音色审美都有自己的感受和欣赏标准。
这很难用语言和文字去定义,
更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
我个人认为,只要是能够和你自己心灵产生共鸣,
对你来说,就是一张好琴。
千金易得、知己难求,
琴师之于古琴,亦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