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信陈运清5G云网融合,帮助5G触

昨日,在“GNTC全球网络技术大会”上,中国电信研究院副院长陈运清发表“基于5G+云网融合的网络新基建思考”的主旨演讲。他表示,5G作为新基建的先导和基石,将加速数字化进程,从而为客户带来价值。

当然,在这一过程中需要构建一个能够助力5G发展的数字化平台,从而带动新业务和技术创新。为了构建数字化平台,中国电信提出以云网融合为主力抓手,以“云改数转”为整体战略,一方面助力5G建设,一方面拓展业务的新蓝海。

5G+云网融合,帮助5G触达用户

为什么要将云网融合与5G关联?陈运清指出,云网融合能够将诸如物联网、区块链、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众多新的技术创新要素融入到5G新基建中。例如,区块链提供安全可信能力,人工智能助力运营商智慧运营,合理运用大数据扩展新型业务场景等,从而帮助5G触达用户。

今年,中国电信正式发布《云网融合技术白皮书》,分三阶段全面推进云网融合:协同阶段(-),云网基础设施层“对接”,业务自动化开通和加载,一站式云网订购;融合阶段(-),逻辑架构和通用组件趋同,资源和能力“物理反应”,云网统一发放和调度;一体阶段(-),打破云网技术边界,物理和逻辑层“化学反应”,云网资源和服务成为数字化平台标准件。

云网融合的背景下,在推进5G建设的同时,还应考虑充分利用5G的边缘计算、切片、隔离性、QOS保证等特性,为用户提供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并推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终形成商业模式。

针对不同的行业需求和场景,中国电信推出5G定制网服务。将专网客户分为广域优先型行业客户、时延敏感型区域政企客户及安全敏感型区域政企客户三类,分别提供“致远”“比邻”“如翼”三类定制网服务模式。

致远模式是中国电信基于5G网络资源,通过QoS、DNN定制、切片等技术,面向广域优先型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差异化保障的网络连接、行业应用等服务;比邻模式,则是中国电信通过多频协同、载波聚合、超级上行、边缘节点、无线资源预留等技术,面向时延敏感型政企客户提供带宽增强、低时延、数据本地卸载的专有网络服务,配合MEC、天翼云,最大化发挥云边协同优势,为行业客户的数字化应用赋能;如翼模式是中国电信面向高安全、高隔离的安全敏感型政企客户,通过定制基站、频率、园区级UPF等专用网络设备及网络服务,全面匹配MEC、云、行业能力、行业应用等关键组件,为行业客户提供端到端的、定制化的专属解决方案。

与此同时,陈运清强调:“5G和云的时代单打独斗不可能推动事物的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强大的生态。”为此中国电信在年成立5G产业创新联盟,旨在聚合产业伙伴、探索5G创新应用、构建5G产业生态、推动5G成熟发展。同时配套5G开放实验室,一方面服务中国电信内部,一方面服务于合作伙伴。

开放融合,未来网络演进之路

对于未来网络的发展,陈运清指出要有开放融合的理念,而今后网络的革命性变革也将来自于技术的交叉融合,从而促进产业界的发展和新基建的发展。在他看来,未来网络将通过以下六方面演进升级。

一是泛在连接的网络。IPv6是核心技术底座,它是泛在连接的必需品。同时,端到端纯IPv6,也是中国电信实现云网融合的主要技术底座。目前,中国电信正全面推动网络从IPv4/IPv6双栈向覆盖所有场景的IPv6单栈演进,形成全IPv6数据底座。

二是打造可信网络。互联网的发展是去中心化和逐步云化的过程,所以这个过程中需要重点考虑网络如何变的安全、可信。避免相关的安全隐患,是今后网络面临的主要问题。目前中国电信正在开展深入研究和实践,推进路由系统与区块链的有机结合。

三是扩展网络深度。随着网络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尤其是低时延场景,工业互联网场景,传统的网络已经无法满足需求,需要构建一张精准性网络,其基本内涵是实现带宽可控、路径可控、抖动可控。

四是结合人工智能。有了人工智能,可以在网络上增加意图识别、自动规划、诊断、运营的能力,这是今后网络优化的主要方向,从而实现智慧化运营。目前,结合电信业的业务特点,人工智能已经在重点业务保障,例如故障排查;无线网优,例如基站的节能减排;工单智能化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五是算力网络。云网融合后,无法完全区分哪些是云资源,哪些是网资源,因而网络资源的调度需要综合整体算力。要符合不同维度,不同来源,不同架构,同时要整合碎片化,将类似于5G的连接技术、网络技术和计算技术、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进行融合,形成化学反应。

六是孪生网络。网络越来越复杂以后,需要构建一个能够仿真现实网络的孪生网络,辅助整个网络演进和规划运营。通过物理网络和虚拟网络的联动,构建一个虚实结合的网络,从而实现低成本和智能化。C通信网水易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z/2804.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