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变驱动效率,变化驱动个性,问题解决最核

在做培训的时候,经常要在开课前介绍老师,下课前总结感谢,每个老师的情况都不一样、每个课程情况也都不一样,正常情况下,我是要每次都必须提前准备好老师介绍词和总结感谢词,并且提前背诵,以便脱稿主持。那么,有没有可以提高效率的方法?

经过几次的开场、结课主持之后,我们通常会发现主持词中有很多类似的话语,比如老师实践经验丰富、理论知识扎实,老师授课生动幽默、案例详实/丰富、以点带面、深入浅出,希望大家回去后认真消化吸收,争取尽快掌握、熟练运用等等。类似这样的部分,我们背下来,根据不同的老师,进行不同的组合,可以非常有效的提高我们的效率,对的这就是套路的部分,共性的部分,解决问题的套路就在于能用一套方法或者模板解决一类问题,这样会大大提升我们的效率。

一、高效率vs个性化

年,泰勒的《科学管理原理》正式出版,泰勒的科学管理被德鲁克认为是“美国对西方思想做出的最特殊的贡献”之一。泰勒制让人成为工业流水线的一环,只做一件事,大大提升了效率。

然而科学管理解决了高效率的问题,却没有解决个性化的问题。那么,个性化问题如何解决?

乐高vs手机平台技术

众所周知,乐高有众多产品,满足从小孩到大人的不同需求,但你注意到没有,乐高的标准件有多少?特殊件有多少?我们做过一项统计,4款乐高产品中,有94%是标准件,只有6%是特殊件,这意味着什么呢,当乐高的产品种类越多,特殊件的比例将大幅降低。所以不同的乐高产品,绝大部分配件是一样的,配件都一样,生产的效率就极大提高,而这些配件一样的东西,就类似于解决问题的套路,解决问题的模板、模块。乐高就是通过模块化(标准件)驱动效率,架构化(特殊件)驱动个性。

有没有可能倒过来呢?架构驱动效率,模块驱动个性?

手机的平台技术,架构是不是一样的?我们买的手机,同样是华为P40,内存可能不一样/摄像头可能不一样/配置可能不一样,这就是个性化。所以手机行业是架构驱动效率,模块(各个小的组件)驱动个性。

那么有没有可能出现模块和架构双重驱动呢?架构大部分不变,模块大部分不变,什么驱动效率?什么驱动个性?

二、变化驱动个性,不变驱动效率

我们所有的工作,最核心的问题无外乎两个,一个是解决问题的套路,生活中工作中大部分解决问题的套路都一样,熟练掌握,可以大大提升解决问题的效率,那么个性化问题怎么解决?

到饭店吃饭个性化是怎么解决的?饭店给你提供的菜单就是一系列的模块。你点菜的过程和你孩子玩乐高的过程是一样的,是个性化的过程。再往后一层。厨师在后厨颠勺,对厨师来讲,葱姜蒜就是模块,炒菜的过程就是个性化的过程。这也是模块和架构的问题。一层一层迭代出来就是你要的东西。

所以,把个性化变成一个个模块化的组合,这样变化就来自于各模块的组合,效率来自于不变的模块(快速掌握、内化于心)。变化在驱动个性化,不变在驱动效率化。

集装箱为什么能改变世界?集装箱就是模块化极致的从产物。我们讲标箱,讲标准尺寸,为什么?如果不是标准尺寸,张三的集装箱运到南非,能不能运回来?很多事情标准化后最大的好处是效率大大提升,集装箱可以流通可以替换,全球物流成本低了,贸易就发展了。

回过头来,我们再梳理一下过去三年的工作,列一个清单出来。过去三年做的事情有多少是重复的?重复的事情要怎么办?重复的事情一定要模块化。模块下的下一步就有效率了,模块化的能力对我们就非常重要。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zp/715.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