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趋势:买口罩不用靠“秒杀”
“前段时间为了买口罩,天天在网上拼手速,也没抢到多少。”一个多月来,李先生一直在各种平台抢购口罩,有时为了准时抢货,一天要上好几个闹钟。
但进入3月以来,他明显感觉到口罩好买了。以多点为例,此前平台以整点抢购的方式限量销售口罩,而现在多款口罩可以随时加入购物车。
随着供货量增加,口罩价格也有了明显回落。记者查询发现,一次性口罩单价普遍从上个月的5元至6元降到了3元左右。N95级别的口罩在最紧缺的时候达到近30元,近期价格也有所回落。记者3月11日在叮当快药平台看到,N95级别的口罩售价19.8元一只;百康药房的N95口罩售价元10只,相当于每只16.6元。
随着各地有序复工复产,口罩等医疗物资的生产不断提速。除了传统口罩厂家提能扩产,不少制造企业也纷纷应急转产。从聚丙烯颗粒,到医用无纺布,经过口罩机加工,一只口罩轻盈而出。它们既是医务人员抗击疫情的装备、保护群众健康的盾牌,也见证着“中国制造”的强大韧性。
国企担当:中国石油21条口罩生产线开工
2月6日,中国石油启动了大庆石化、抚顺石化、兰州石化和大庆油田三地四家企业的口罩生产线建设。
2月29日,6条医用口罩生产线全部建成,形成每天60万只的生产能力。
进入3月,随着引进的21条口罩生产线陆续开工,全部投产后,中国石油日产口罩可达万只。
自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以口罩等为代表的防疫物资供应紧缺。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戴厚良了解到情况后,多次组织召开会议进行专题研究,把生产熔喷布、口罩等防疫物资作为当前一项重点工程抓好抓实,切实担起国家队的重任。
截至3月8日,抚顺石化累计生产防护口罩万只;兰州石化5条口罩生产线全面建成投产;大庆石化已有两条口罩生产线建成投入使用,另外两条口罩生产线将在3月20日左右全部投产;大庆油田手工日产口罩最高达5.7万只,已累计生产94.8万只。
聚丙烯纤维料是口罩生产的重要基础材料。中国石油第一时间调整生产计划,安排独山子石化、大连石化、兰州石化、宁夏石化、呼和浩特石化、大连西太6家企业转产,满负荷生产聚丙烯医用料。截至目前,已累计生产聚丙烯医用料近12万吨。
同时,石油化工研究院不断加大科技攻关,自主研发熔喷料生产技术,在兰州石化以聚丙烯纤维料S为原料,通过降解工艺生产熔融指数0左右的熔喷料,为实现自产熔喷布打下了坚实基础。
2月28日,石油化工研究院兰州中心聚丙烯熔喷专用料生产线一次开车成功。截至3月2日9时,共生产聚丙烯熔喷专用料4.85吨。
目前,中国石油加快熔喷布生产线建设,依托自有技术生产聚丙烯基料和熔喷料,形成聚丙烯纤维料-熔喷料-熔喷布完整工艺流程,缓解熔喷布市场供应矛盾,用实际行动践行央企的责任和担当。
强大合力:15天打造的口罩生产线
从生产上吨重的汽车,到巴掌大的口罩,中国车企这一次,再次出彩。
全国人大代表、广汽集团董事长曾庆洪表示,广汽集团作为广州市最大的国有企业,希望借助制造优势和技术人才优势转产口罩设备,帮助缓解防护救援物资的紧缺,为抗疫前线贡献一份力量。
对于外界的疑问,广汽集团部件副总经理兼技术中心主任黄旭盛表示,汽车行业属于大型制造工业,广汽在制造技术、设备管理、品质管理以及供应链管理等方面具有丰富的经验,各方面的人才也比较多,具备相当扎实的基础。“口罩产线和汽车产线在技术、管理、控制机理方面是相通的,可以通过短时间的学习消化来加以吸收改造,实现快速转产。”黄旭盛这样说。
为此,广汽部件技术中心工程师赴东莞学习,投入到口罩设备相关技术和生产流程的研究中,几乎不到一天的时间就掌握了培训内容。
另外,记者从广汽集团方面了解到,在技术人员争分夺秒培训学习的同时,设备核心零件的按时配备也是当时的一大挑战。据了解,疫情期间多数加工企业尚未复工,设备核心零件无法购入,广汽的员工运用标准件从外地空运、机加工件派专人在委外工厂驻守、自制件自行加工相结合的办法,确保日程按时推进。
“有时为了确保一个零件准时入库,工程师们需要深夜自己驾车前往加工企业取回;而有时工程师们在生产线上连续奋战30多个小时,完全顾不上休息。”“这段时间以来,通宵工作已经是常态,工程师们日夜奋战、争分夺秒、与时间赛跑,完成时间节点早于预期。”广汽集团员工这样说。
回顾广汽集团跨界生产口罩的历程,2月5日广汽集团决定自制口罩,2月10日广汽部件技术中心工程师成功组装调试出第一台口罩生产设备,2月17日无尘车间改造完成。2月20日,广汽集团就已正式开始自制口罩的批量生产,5条生产线同时开启,日产能达25万只。
能在半个月内实现口罩量产,除了员工的共同努力外,有关部门开通的绿色通道,也是重要条件。比如,2月18日广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进行现场审核,随后在2月21日,广汽就已获得广州市防控急需用医疗器械备案凭证。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社会司司长欧晓理介绍,近一个月来,我们迅速组织口罩全产业链的复工达产扩能,做口罩产量的加法。积极协调解决口罩生产中原材料、辅料、生产设备供应难题,着力解决用工、物流、资金等诸多困难,基本实现了全产业链开足马力运转,全国口罩的产能利用率已经达到%左右。同时,国家发改委新设立了医用口罩技改扩能专项,千方百计扩大产能。目前已经支持3批企业通过技术改造增产、扩产口罩。特事特办帮助了一批符合条件的企业取得口罩生产资质,并迅速转产。近期各地陆续建成新上了一批口罩生产线,很多大型国企、民企也开始加入,不断有新产能投产。
来源: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