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匠之手:手工艺术国美之路”展览
正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
▲杭州国际当代手工艺术论坛现场
近日,“意匠之手:手工艺术国美之路”展览正在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展出,素喜低调的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首次全面性亮出家底,以细腻、真实、多维、当代的方式正面营造了关于“当代手艺”的标准件。同期进行的杭州国际当代手工艺术论坛邀请了十几位中外手工艺相关领域的艺术家、学者,试图以手工艺术为切入口,探讨更多元的社会话题。
展览与论坛的精彩毋庸置疑,但更重要的,是由此引发大众对手工艺术本体的重新思考,对中国手艺线索的勾勒,以及对中国手艺人精神导向的打捞。
这个世界已经不同。随着大工业化和信息化、智能化技术进步及现代经济、现代产业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尘嚣日上,手艺的“文本”已逐步减少亦或发生本质“位移”,拜金浪潮凶悍无情,时间巨轮强势碾压传统文脉,手工艺者似乎正面临最坏的时代。
那么,在这个强调“有用”的时代,还需要可能“无用”的手艺吗?
“手工的记忆”版块以手工材料为主线带出历史故事,通过专业事件纪元时间轴的划分,梳理历史发展的脉络,运用记录、存档、回放等方式开启对手工记忆的系统性观察,引导观者对事物文脉进行深度阅读。
“手感的磨砺”版块重点展示手工艺术学院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以工具之路导引出学院四个专业的十二个教学案例,强调手工艺术的教学是借助对专业工具的掌握和对工艺特性的理解,将材料、技艺、设计、艺术、思想的调和与融通,激活为人与物、手与艺之间的对话,可谓是一种手感磨砺的方法。
“手作的深耕”版块重点表现手工艺术创作的拓新和学术交流平台的建构,展示的主要内容包括学院教师作品、学术交流文献及学院有代表性的国际领先平台。这是对手作人文内涵的深耕——通过视觉的观读,打捞超越视觉的精神体验,其中包含着劳作者的智慧和中外艺术创作的经验,即身体力行、以技入道,是为意匠之艺。
“手艺的生长”版块以“意匠之手”系列纪录片的形式,聚焦学院在学术和创作方面的前沿性探索和创新性实践,从不同的角度演绎艺术家和教育者对于手艺传承与生长的思考,展现学院再兴传统手工艺术、塑造东方人文手艺思想脊梁之抱负与理想
手与艺的时间叩问
当一天疲惫回家,夜深人静,用斑竹做的茶具盛出散发着醇香的有机岩茶,倒入朴素浑然的紫砂器具,点燃一株上好的沉香,放入雕刻着踏雪寻梅的香果,沉香袅袅,放点古典音乐,再拿出一块和田玉牌,一手端茶,一手把玩,茶汤香醇,世界广大,小人物的世界却也能自我安慰。
此场景何等美好!“这个时候我已经全然忘记了自己的专业使命。如果有学生在场同坐,我会说先丢掉那些坚持,手艺的本质早已经变了。原来的‘用’大部分变成‘玩’。吃茶去,吃茶去。第二天早上我还得跨出家门,从电梯开始,外在之物扑面而来,这是真正的时代之物。”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浙江省民间艺术家协会主席杭间教授既负责科研,也分管手工艺学院,上段描述便源自他在杭州国际当代手工艺术论坛上的主题演讲“时代之物”。对于从文革中走来的一代人,他对技术给社会带来的变化早有思想准备。“我看到了年以来的变化…但觉得不过如此,现在的中国,还是中国。”但又十分真诚地对传统手艺与现代高科技的相遇表示了担忧,“也许这样的担忧在年轻一代面前是杞人忧天,但这样的担忧确实存在。”
▲中国文联副主席、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院长
许江教授致辞并宣布展览正式开幕
▲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士明担任分论坛主持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在研讨会发表讲话
▲德国慕尼黑当代美术馆策展人佩特拉·霍舍尔发表演讲
这个话题似乎非常个人化,实际却具有极大普遍性,因为“时代之物”背后隐藏的不仅是社会问题,更是物我关系的变革以及人类本身何去何从的哲学思考。手艺,是与时间的对话,没有一定时间的积淀,很难准确理解其本质。但世界一定也是年轻人的,这种矛盾不可避免地存在。
今天,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各种新技术在提供方便的同时,也让大众的感受力越来越无产化,越来越多把人从创造者变成消费者,造成“人的危机”。中国美术学院副院长高世名对此同样忧虑:这个危机时刻,艺术能做什么?我们到底以什么方式重新夺回被剥夺掉的那种可能性,那种对时间的经验、事物的感知和感情?
这种担心的背后,蕴含的是时间深邃的反思与积淀。世间万物各有兴衰,这是自然规律。只是有些声音长期低沉,易被浪头盖过。中国清华大学美术学院教授、艺术史论系主任陈岸瑛就以参加今年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展览的苏绣作品:姚惠芬及艺术家邬建安合作的《骷髅幻戏图》为切入点,深度分析了中国各类传统手工艺甚至是雕塑和绘画所面临的瓶颈问题。当装饰艺术走向独立的工艺美术时,技艺发展到了可以进行任何一种绘画效果均可仿真的地步,却也走向了一种无法前进的极端,陈岸瑛认为这其中主要的问题并不是“苏绣当代化”而是“当代苏绣化”,它非苏绣独有,而是新中国成立后所逐渐出现的功能性装饰绘画向有装饰性画风的再现性绘画发展的问题,但装饰本就具有实用性,是整体的一部分,这样一种本体论意义上的自我贬义和扭曲,会产生出无所定位的尴尬。
“要想在这种快速变化的世界中生存下来,我想所有的手工艺人必须要适应这种技术的变迁,每个人必须要清楚地看到未来应该做什么,而且我们应该采取一种灵活的态度,不要害怕变化。我们应该通过各种实验来探索未来的方向。”韩国弘益大学陶瓷研究所研究员、策展人洪沚秀博士态度坚定,同时也强调不能盲目迷信技术:“我们要进一步地去探索在后数字时代手工艺行业所面临的危险或者危机,手工艺人必须去决定人类未来需要什么,这个问题必须要探讨。”
根本而言,技术从来都是创作的重要手段,但终将不会替代创作,二者的本质差异泾渭分明,但合适的融合也是必然。正如丽水学院青瓷学院院长周绍斌所言,作为当代手工艺人,应该既是某种手工艺技术的熟练者,也是当代手工艺文化的创造者,更是当代手工艺文化历史与未来的开拓者。
现代经济的残酷逻辑在于将思考和行动分开,这造成价值观危机世界范围的大面积喷发。那么,终一生,择一事,专注自己的事,心手合一,或许是当下及未来急需的某种有效世界观。
▲第一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年
▲第三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年
▲第六届中国当代陶艺双年展
▲杭州国际当代玻璃艺术展展览现场
▲杭州当代国际首饰与金属艺术三年展
新学院老传统
毫无疑问,年5月29日正式成立的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至今不过2年,是个新学院,但实际上,其专业历史源头可追溯至年。
是年,国立艺术院于西湖创立,建院的二十四字宗旨第一条即是“整理中国艺术”,此艺术即指手作诸般之艺。创院的大师一辈均亲好传统手作之艺,林风眠先生于陶作之艺、潘天寿和黄宾虹先生于金石之艺、刘开渠先生于石工之艺俱存独到造诣。如此民族民间手作的转释以为绘画之艺的滋养,自是中国美院传承布新的重要手法,在近九秩历史中从未离断。建院初的图案系,便设有陶瓷专业课,注重手工之艺的传习。直至上个世纪最后的十年,都以工艺系来统称各类设计专业。而手工艺术学院分身独立而为学院建制,却是两年之前建立“五学科十学院”结构之时,面对设计工业与产业勃兴之潮,谋划传统手作的传习与活化而在全国首创格局的。历史上工艺系的分拆重建、更名转型的迁变,投射了手工传习的坚守与变革及其富于深度的历史轨迹。
▲年陈淞贤老师带领八一届陶瓷班
去山西永乐宫进行毕业考察
▲年邓白先生和工艺系部分师生在植物园春游
▲年王建军老师在美院陶瓷厂
用手工拉坯机创作陶艺作品《壳》
▲八十年代邓白先生(左二)与李松柴老师(右二)
在课堂教学
▲八十年代李松柴老师的课堂
▲老工艺系老照片(二排左七为邓白先生)
十五年前,应美国罗得岛设计学院罗杰院长之邀,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初访该院。这个美国东海岸的最早拓发之地的朴素小镇,整整一个街区,一栋楼一个学园的布局令他难忘。每个学院的底层均是实验室、热成型楼一层一艺、基础部的专门教学、博物馆的豪华东方收藏,所有这些后来都融入了国美校园的建造,形成象山校区结构性的建造特色。“但其中热成型的建造却拖得较晚,这也直接影响了手工艺术学院的姗姗来迟。学院建立虽迟,但其以‘以手通意、以技入道’来作为当代手工传习之道的内涵,构造日常的生活实验状态,以臻‘心想手到、上手哲思’的理想状态的追求,却是理得通透、想得明白。”许江说。
▲年邓白先生给陈守义老师的书信
▲”最后展览“文本资料
▲冯罗铮老师的教案
如今,手工艺术学院下设陶瓷艺术设计、玻璃艺术设计、首饰与金工艺术设计、漆与木作艺术设计四个专业方向。至年,陶瓷艺术专业已创办57年,玻璃艺术专业和漆艺术专业均已创办11年,工艺美术专业饰品方向已创办13年。这个过程中,邓白、周轻鼎、高建新、冯罗铮、杜曼华、郭春田、李松柴、章培筠、顾方松、陈淞贤等老一辈的先生们留下了丰厚的知识积淀、历史传统和精神财富。
此次“意匠之手:手工艺术国美之路”展览便全面展示了这一文脉。“对于手工艺术而言,美是隐藏在材料、色彩、造型、技艺背后的心灵观照。手艺凝结人之身心的不尽之意于手掌之中,传递的是手的感知和心的本意。在物件的制作过程中,一种对事物规律的理解了然于心,达到心手相应之境—材与工、技与艺、天与地在这一维度交织,不同的社会文化以及生活方式在这里汇集。”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表示本次展览以“意匠之手”为主题,正是基于对东方手工艺特征的思考,蕴涵着手工艺术创作对“以技入道”了然于心手之理想状态的追求,包含思想、精神、技艺等多层面的内涵,同时也体现出学科专业办学思想的价值取向。
▲中国美术学院院长许江(右二)
在中国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刘正(右三)、
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院长周武(右一)
陪同下参观展览
▲日裔英籍著名陶艺家安田猛先生参观展览
▲中国首位陶瓷理论专业博士熊寥先生参观展览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珍妮特·德布斯女士参观展览
▲布展现场
(文中图片由中国美术学院手工艺术学院提供)
作者:邹萍
编辑:张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