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10月14日是第50个世界标准日,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结合新型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举办了标准化专题活动,旨在深入宣传标准化理念,提升全员标准化意识,营造良好的标准化氛围。
集团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李洪出席活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等上级机关标准化主管部门领导应邀出席。集团公司总部有关部门领导、各单位主管领导及相关人员共人参加了此次活动。
活动发布了《集团公司企业标准体系框架》,解读了《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竞争力指数评价指南》,上线运行了集团公司新版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为标准体系建设后续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集团公司所属各单位也围绕集团公司深化改革发展要求,围绕重大工程,结合典型型号,深入基层班组,谈思考、讲认识、话未来,为集团公司新型企业标准化工作的推进营造了积极的氛围。
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议提出了“三高”发展要求、“双一流”发展目标和推动航天强国建设的战略部署。标准化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支撑,加快推动转型升级,实现用一流标准支撑世界一流军队和一流企业建设,成为新时代航天标准化工作的重要使命。
为贯彻落实第七次工作会议战略部署,集团公司在各项改革发展任务中率先发力,启动实施了面向企业的新型标准体系建设工作,着力推动标准化由支撑型号和领域发展向支撑组织成功和市场竞争转型,支撑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
航天标准化院作为集团公司标准体系的技术抓总单位,按照标准体系建设总体要求,协同各院、共同推进,研究构建了面向企业的集团公司新型标准体系框架,创新提出了航天企业标准竞争力指数评价模型,优化设计了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功能方案,并实现新版平台上线运行,为集团公司标准体系建设后续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集团公司标准体系框架、企业标准竞争力指数、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都是支撑新体系建设的关键载体。随着体系建设的深入推进,标准体系框架将逐步细化完整,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的数据资源和功能模块将同步迭代升级,标准数据规模增长和可获取性增强,企业标准竞争力指数也将持续迭代优化,将为后续新体系建设的推进奠定坚实基础、提供有力保障。
航天科技集团标准体系框架发布
确立标准化新格局的导向航标
航天科技集团标准体系框架是推进体系建设各项工作的基石,是开展存量标准整合优化、增量标准精准补给,推进体系瘦身健体,推动标准横向一致并有效实施的重要基础。
凝心聚力,协同推进,集团-院-厂所三级共建一体化标准体系框架。围绕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求,立足“统管共建”的基本原则,集团公司以“用”为导向,以打造“一个CASC,一套标准”为目的,在充分继承宇航和导弹武器标准体系的基础上,统筹支撑宇航、导弹武器、航天技术应用及服务业全面发展,集团公司、院、厂所三级协同共建,科学设计了系统完整、科学协调的新型标准体系框架。
全面覆盖,重点突出,满足集团公司深化改革和高质量发展需求。集团公司标准体系框架共设10个一级分支和52个二级分支,全面覆盖了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全要素、产品全级次、研制全过程以及产业全链条,并突出“面向组织”“面向流程”“面向产品”的管理要求,充分满足了企业管理能力提升、供应商管理体系建设和商业航天发展对标准有效供给的需求。
企业标准竞争力指数评价指南发布
推进标准开放竞争的创新举措
标准竞争力是企业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企业在打造品牌、提升核心竞争力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标准综合能力。开展航天企业标准竞争力评价是集团公司新体系建设的重要创新性工作,对内激发标准化工作内生动力,支撑组织成功,对外促进专业领域标准主导力提升,支撑市场竞争。
坚持理念创新,构建科学的评价模型。航天标准化院创新理念,以构建“创新、协调、开放、共享、竞争”的新型标准化工作模式为导向,坚持内外结合、点面结合,运用数据思维、全局思维和发展思维,以标准制定和应用的数据为基础,研究构建了一套科学、立体的标准竞争力评价体系,运用指数化评价方法进行量化测评,获取企业标准竞争力指数,直观展现企业标准竞争力的状态和水平。
坚持开放思维,多维设置评价要素。集团公司从企业主导制定标准的应用效力、企业对新体系的贡献力、专业的标准主导力、标准打造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对企业标准竞争力进行评价:
■在应用效力上,以推进标准有效贯彻实施为目的,重点从标准实施情况和应用效益考量;
■在体系贡献上,落实集团公司标准体系建设新方向和新要求,重点从标准专业组参与情况和A/B/C类标准制定情况考量;
■在领域主导上,重点从标准在各层面的专业领域主导情况考量;
■在品牌提升上,以突出标准打造航天品牌、提升航天影响力为导向,重点从获奖荣誉和国际标准化等方面进行考量。
航天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2.0版发布
打造服务新体系的数据资源库
推进标准化工作的信息化,是支撑标准体系建设、服务标准应用实施、促进标准化管理提升的重要途径和有力手段。集团公司此次发布的航天标准化信息服务平台2.0版,对1.0版进行了功能改进和优化升级,有力支撑了新型企业标准体系建设的15项改革措施,可垂直服务集团公司总部、各院及所属厂所,为标准化“用、建、管”提供全方位信息数据服务。
功能增强,基本覆盖新体系建设需求。2.0版可实现标准多条件交叉检索、标准体系框架动态维护、标准属性项自定义配置等功能。特别是针对正在重点推进的标准横向一致性评估和整合优化工作,可实现标准整合替代关系的自动识别和可视化展现。平台还可进行标准数据的多维度统计分析及可视化,并基于用户检索查询标准的行为信息实现标准应用情况的综合分析与评价,为标准化管理决策提供数据支撑。
数据扩容,增加各级各类标准数据信息。2.0版的数据库资源进一步丰富,收录标准信息多达15万条,标准全文近万份;配置进一步优化,系统响应速度大幅提升,稳定性持续增强,有效支撑数据统计分析和可视化功能的快速实现。
一院:重构院所标准体系
确保横向一致、纵向贯通
航天科技集团第七次工作会议提出“三高”发展和“双一流”的目标要求,也对标准化工作提出了“发布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推动技术标准、工作标准及产品标准‘横向一致’”的具体要求。为此,集团公司提出打造“一个CASC,一套标准”的标准新格局,发布了新型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和标准体系框架,以解决“横向一致,纵向贯通”的标准困局;在管理方面按照“谁优势,谁牵头;谁涉及,谁参与;谁制定,谁受益”原则,充分引入竞争机制,建立差异化管控机制,实行标准分类管理。
根据集团公司标准体系建设方案和工作要求,一院从体系设计、标准梳理、标准制定、标准实施及机制建设等方面研究制定了实施方案:
支撑构建CASC标准体系,重构院所标准体系。聚焦标准“用、建、管”深层问题,一院按照统一管理、共同建设、开放应用的原则,着力支撑集团公司构建统一的企业标准体系(CASC标准体系);院所紧密围绕应用需求,按照各级分支原则一致的要求,以剪裁方式重构院所标准体系,力争实现“面向管建,一本体系;面向应用,多维展示”的效果。
开展标准横向一致性分析,积极竞争上级标准主导权。按照“主导领域绝对占位、优势领域必须占位、竞争领域力争占位、管理领域积极输出”的策略,一院开展型号产品质量保证、产品合格率提升与质量稳定性控制、产品验收等关键领域标准横向一致性分析评估,梳理供应商管理、产品化建设、数据驱动等重点领域缺项标准需求,积极与上级标准领域(项目)组长单位竞争,主动争取上级标准制定主导权,持续支撑领域竞争与组织发展。
执行标准强制实施要求,确保“横向一致”和“纵向贯通”。纳入集团公司标准体系的组织管理要求、产品验收要求、产品保证标准等各级标准必须强制实施,相关型号应将标准要求按照研制程序分解落实到型号产品研制全过程,相关单位应将标准要求按照供应链有效传递给各级供应商。业务主管部门应组织开展标准传递与贯彻执行情况监督检查。标准化主管部门加强对有标不依或贯标不严问题的问责。
落实集团公司“谁用标,谁制定”、“业务工作谁主管,标准实施谁负责”的要求,健全院标准化工作机制。一院压准压实标准化工作的主体责任,标准化主管部门负责组织标准体系建设、标准制修订以及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综合指导与监督;各业务主管部门负责相应领域标准实施的部署、推动和检查,提出领域标准体系规划和项目需求;型号“两总”负责标准在型号研制过程中的有效贯彻实施。
五院:以服务型号为基础
以强化应用抓落实
在多领域型号任务并举、宇航智造新浪潮袭来的新形势下,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不断寻找标准化工作新的着力点,把集团公司新型标准体系做支点、以服务型号为基础、以强化应用抓落实,航天器标准化工作正在迈向新的征程。
以体系引领发展,打造标准化业务新格局。五院在集团公司新型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思路指引下,以“支撑型号研制、支撑企业运行、支撑产业发展”为切入点,研究并制定了《集团公司企业标准体系建设方案——五院部分》,确立了“分类建设、分级构建、分层规划、统分结合”的建设思路,研究部署了体系设计、体系建设、体系运行等方面的重点任务,未来将在科学继承五院航天器标准体系建设的成果和经验基础上,构建与新时代相适应的五院企业标准体系,实现标准的“纵向协调、横向配套”。
以标准支撑型号,追求标准化建设新动力。面对新时期载人航天、北斗导航、深空探测等领域型号任务攻坚的迫切需求,五院以“系统策划、重在实施、服务型号、持续发展”为总体原则,结合型号特点贴身定制标准化服务,以标准为载体推动了领域发展和技术传承。
在载人航天领域,五院实现精准补给标准缺位,推进技术“软实力”提升,以“载荷通用要求”作为空间站国际合作的标准突破口,编制ISO标准提案并在ISO年会上进行大会发言,迈出了载人航天领域实现“以我为主”的国际标准发展第一步。
在北斗导航领域,五院制定特色标准,引领技术发展,以批产卫星研制与管理、关键产品与元器件国产化等需求为牵引,系统策划和编制了一批经过应用验证的高水平标准。
在深空探测领域,五院提早统筹谋划,推动标准系统建立,将月球与深空探测器特有的新技术、新环境、新试验等作为标准建设重点,通过“月球探测器地面试验”等系列标准的制定,对后续探月及火星任务工程研制的地面试验起到了极大的指导规范作用。
以应用推动“落地”,探索标准化服务新模式。结合航天领域“宇航智造”的逐步推进,五院目前在电子装联等专业已初步实现了依托信息化手段,“科学选标、高效用标、流程识标”的标准应用新模式。
五院科学选标,持续优化岗位标准体系,建立了覆盖航天器电子产品制造全过程的电子装联岗位标准体系,由班组定期对照产品研制需求和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动态维护标准体系;高效用标,利用信息化保证标准化,本着“共性要求通用化、操作动作规范化”的原则,充分利用信息化平台和多媒体信息系统,将复杂设备操作、禁限用作业等标准内容录制成标准化的操作动作视频,嵌入工艺文件随其发布至车间现场,有效支撑了工艺精细化、标准化、可视化指导能力;流程识标,有效监督标准落地执行,从工艺性设计、工艺实现、生产操作等研制全流程入手,充分识别每个环节的标准要素,以多种形式落实标准要求,使各岗位人员对本岗技能要求更有的放矢,有效提高了标准利用率。
八院:做实标准“用建管”
支撑高质量发展
按照航天科技集团新型标准体系建设要求,八院积极开展标准化工作的系统策划,坚持需求牵引、问题导向,以“面向产品、面向流程、面向组织”为切入点,研究制定《八院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以推进标准的“用、建、管”为目标,策划了强化标准化工作体系、整合优化存量标准、精准补给缺位标准、推动管理模式改革等4个方面具体工作措施,助推航天高质量发展。
在型号研制中推进标准“用、建、管”。航天型号的不断发展、壮大和成功,离不开标准的有效支撑;同时,型号的成功研制经验及时有效提炼成各级标准,为后续型号的发展和质量提升提供更有力的支撑。
风云系列气象卫星经过50余年的持续发展,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实现了气象卫星研制的跨越式发展。风云卫星研制的成功,离不开研制单位和型号队伍积极有序开展标准化工作。在卫星研制过程中,八院建立健全型号标准化工作系统,开展型号标准化工作;预先总体策划,编制实施“型号标准化大纲”等型号标准化文件;以各级标准为基础,落实航天产品保证要求,建立健全先进的产品保证系统和项目质量管理体系。
卫星研制工作推动了红外焦平面和超高速CCD探测技术、高光谱干涉分光及光谱定标技术、碳纤维和石墨烯等新材料技术、高性能抗辐射感应同步器技术等国家基础工业的发展,提炼出《星载光学遥感仪器污染防护要求》国家标准、《航天器热变形试验方法》国家军用标准、《卫星有效载荷航空校飞试验要求》航天行业标准、《星敏感器在轨使用要求》等数十项标准。
风云卫星型号标准“用、建、管”的具体做法,为《八院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把班组作为标准“用、建、管”的关键和基础环节。班组是企业的细胞,标准化工作在班组的落实是标准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标准“用、建、管”的关键和基础环节。
八院所空间飞行器总体与系统创新研究室空间飞行器总体组在创新提效班组建设工作中,狠抓标准化工作,推进班组质量与效益提升,获得集团公司年度航天金牌班组、八院年示范金牌班组等荣誉称号。班组制订实施年度标准化工作实施计划,责任到人并严格考核;通过技术文件质量问题统计和分析,利用信息化、数字化手段,参与“技术文件智能化检查平台”的开发,在型号文件编制、审批过程开发使用标准化审查软件模块,提高文件编制质量和效率;编制实施《飞行器大型试验状态控制指南》《飞行器综合测试总体作业指导书》《飞行器热平衡、热真空试验总体作业指导书》等标准指导文件,确保各项大型试验一次成功。
以管理模式改革助推标准“用、建、管”效率提升。八院持续改进标准化工作的手段、工具及方法,提升标准化工作效率和质量,在院标准化工作网络平台实现了院标准制修订流程全过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上,通过对软件系统功能的不断开发,实现针对不同用户的标准及时识别和推送,建立标准实施与质量问题的关联和SDCA机制,实现标准“用、建、管”效率的提升。
创新引领未来,高标准支撑高质量,在集团公司的统一领导下,八院将按照《八院标准化体系建设方案》,用高标准创造高质量,为集团公司一流企业标准体系建设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航天报》
部分素材由航天科技集团标准化院提供
编辑/杨成高一鸣
校对/林佳昕
监制/黄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