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口外,茫茫东海上,一艘艘远洋货轮如繁星点点,上海海事局的巡逻艇往来穿梭,正利用艇载嗅探设备对船舶尾气进行监测。其中两艘货轮存在使用硫含量超标燃油的嫌疑,被责令就近驶向锚地,等待执法人员登船查证。
近日,江苏海事局也利用嗅探设备查获了两起长江在航船舶未按规定使用低硫油案件。执法过程中所使用的嗅探设备,就是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简称部天科院)自主研发的船舶尾气遥测仪。
攻克系列难题
对标国际一流水平
年12月,交通运输部发布《珠三角、长三角、环渤海(京津冀)水域船舶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提出自年1月1日起,排放控制区范围内要逐步推行船舶低硫油。年12月,新的《船舶大气污染物排放控制区实施方案》设立了范围更大、要求更严的排放控制区。
监管开阔水域在航船舶的燃油情况,是实施方案落地的关键和难点所在。交通运输部海事局危管防污处副处长张春昌表示,针对这个问题,交通运输部鼓励科研单位开展船舶大气污染控制和监管技术研究,组织制定技术标准,促进成果转化。
年年初,船舶排放控制区刚开始实施,部天科院立即成立船舶尾气研究团队。部天科院院长张华勤嘱咐:“希望你们不忘初心、敢于担当,积极主动为排放控制区政策落地提供科技支撑。”研究团队紧跟欧美国家在航船舶燃油遥测监管技术的研究进展,通过多组跟船实验、码头实验、桥梁实验,发现嗅探法最经济、最可靠、也最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年,研究团队在江苏海事局及常熟海事局的支持下,在苏通大桥上开展了为期一周的基于嗅探法的船舶燃油硫含量非接触检测现场实验。
炎炎夏日,海事部门积极协调实验场地,研究团队头顶烈日在桥梁钢索防护带内一干就是整天。据研究团队成员胡健波回忆,这次联合现场实验确认了该技术的可行性,他们也萌生了“机器换人”——研发使用船舶尾气遥测仪开展无人值守监测的念头。研究团队负责人、部天科院环境科技研究中心副主任彭士涛说:“这是我院船舶尾气遥测技术产业化的起点。”
年,部天科院研制的第一代船舶尾气遥测仪样机在苏通大桥成功安装。随后,研究团队开展了为期半年的试点实验,攻克了设备过于笨重、夏季冷凝水积水、仪器运维复杂、数据采集和传输不稳定、采气软管固定与防护难等一系列难题。在此期间,研究团队还访问了欧洲的权威专家,确保研究水平对标国际一流。
长江干线水域
有了无人值守遥测站
今年7月15日至19日,上海海事局联合部天科院利用巡逻艇搭载船舶尾气遥测仪,在长江上海段南槽航道开展专项监测工作。巡逻艇在过往船舶的尾气带中飞快穿梭,研究团队紧盯监测软件并当场测算燃油硫含量,执法人员佩戴执法记录仪整装待发。其间,共监测到船舶40余艘次,对监测结果显示燃油硫含量超过2%的2艘船执行了登船检查,最终查实其违法事实。
运用船舶尾气遥测仪,提升了海事部门对船舶排放控制区内在航船舶的监管能力。上海海事局危防处处长徐旻表示,艇载船舶尾气遥测仪具有“当场监测、及时查证”的优势,可满足广阔沿海排放控制区的监管需要。
7月23日,部天科院在苏通大桥上安装并启用了第二代船舶尾气遥测仪,正式建成了我国第一个无人值守的桥基船舶尾气遥测站,标志着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长江干线水域有了第一道“高硫油检测门”。当天,船舶尾气遥测仪便发挥了重要作用。两艘船航经苏通大桥时,船舶尾气遥测仪判断其涉嫌违法使用高硫油。后经南京海事局和南通海事局抽样化验查实,两艘船舶确实使用了高硫油。
船舶尾气遥测仪的作用有目共睹。江苏海事局危防处处长费中强表示,江苏海事部门将与部天科院进一步合作,共同推动船舶尾气遥测仪在长江江苏段的应用。
现场监测室内分析
这几次执法行动表明,在内河排放控制区、沿海排放控制区,部天科院船舶尾气遥测仪都能满足执法需要。
部天科院船舶尾气遥测仪通过遥测尾气的方式筛选嫌疑船舶,极大提高了监管的针对性和效率,提升了海事部门对在航船舶违规使用高硫油的威慑力。通过与欧美专家交流和国内专家评审会鉴定,部天科院船舶尾气遥测仪性能参数达到国内领先、国际同步的水平。与此同时,部天科院配套开发了船舶尾气遥测大数据分析平台,打造现场监测、室内分析的工作模式。
目前,船舶尾气遥测仪已陆续在江苏、上海、广东等地海事部门投入应用,踏上了为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高效监管服务的征程。未来,随着我国船舶排放控制区日趋严格,部天科院将继续攻坚克难,为水运行业打赢蓝天保卫战贡献力量。
责编/李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