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品及残料的账务处理

总处理原则

1、不可再生产的残料,不计成本。出售残料的收入,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出售时无需结转成本。(以出售残料作为主要收入的企业除外)

2、可再生产的残料,按能够使用的评估额,冲减生产成本。

3、生产过程中残品量在正常范围内的,属于生产过程中的正常消耗,残品不分摊成本,所有成本计入正常产品中。

4、超出残品率的非正常残品,需要与正常产品共同分摊生产成本,并入库后做报废处理。

01残料的会计处理残料的会计处理

1、不可回收的残料

不可回收残料不分配生产成本,出售前不会在会计账面中体现。出售后计入其他业务收入。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特例:以出售残料作为企业主要利润来源的企业,需要计算残料成本。

例:甲企业是一般纳税人,主要生产铝制标准件。每生产个标准件耗费铝材千克,市场价值不含税2万元,耗费人工及其他成本50元/件。标准件市场价格元/件。生产过程中产生废料20千克,废料不能用于再生产,出售价格为/千克。假如甲企业,生产个标准件会计分录。

提示:甲企业生产标准件市场价格元,市场价格也是元,所以甲企业只出售产品,无法产生利润,利润主要来源于出售残料。

①、领用原材料

借:生产成本贷:原材料

②、结转人工成本

借: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

③、商品生产完成入库

借:库存商品—xx产品库存商品—xx残料(按残料市场价格入库)贷:生产成本00

2、可回收的残料

可回收继续使用的残料冲减生产成本。在会计上,可以理解为未使用的原材料。分录如下:

借:原材料贷:生产成本

02残次品的会计处理

1、正常范围内报废的残次品

正常范围内报废的残次品,不分摊生产成本。所有生产成本计入正常商品中。如残次品还有价值可以出售,则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借:银行存款贷:其他业务收入

如果部分残次品经过加工还能正常出售则分录如下

借:生产成本贷:应付职工薪酬(继续加工产生的)制造费用等

与同批次正常商品一同入库

借:库存商品贷:生产成本

2、超出正常范围内的残次品

所谓超出正常范围,即非正常生产形成的残次品。而是由于管理疏忽、个人操作问题、原料问题出现的规模较大的残次品。需要将残品按正常商品入库,入库后在报审批后再做处理。

例1:甲企业生产一批A产品的过程中,出现了50%的残品率。经鉴定,残品无任何利用价值。这批产品总量0件,消耗原材料00元,对应进行税元;直接人工成本元。分摊制造费用00元。最后经过审查,出现残品原因是因人员操作不当,责任人承担此次损失的50%,企业承担50%。

1、发生残品即入库

借:库存商品-XX商品库存商品—残品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00—直接材料制造费用00

2、申报残品

借:待处理财产损益贷:库存商品—残品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元

说明:因“管理原因”损失的原材料,其进项税不能抵扣。

3、审批后各自承担50%

借:管理费用—产品损失其他应收款贷:待处理财产损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gx/9046.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