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政策实施后,迎来第一个教师节。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在对所有人民教师道一声“节日快乐”的同时,我们还须在这个特殊的节日里,重新审视教育的本质,重新思考教育的目的和价值。
教育不是机器化生产,不是制造流水线上的标准件。“双减”政策下,教育部强调教培机构不得出现超标超前问题。近期,就有媒体走访杭州精锐教育,提出自家孩子能力较强,希望超前学习,对方称一对一教学,不提供教材,内容可定制,“学有余力,完全可以多学一点点”。随后记者又走访纳思书院,对方也表示教育局规定不允许超前,但可以根据孩子情况定制教学内容。
根据孩子的情况定制教学内容反映的正是因材施教,这一自古以来被人们所倡导的教育理念。尊重差异是因材施教的前提,教师要杜绝“唯分数论”的思维,区分学生的差异不是仅凭考试卷上的分数,只有尽可能地走近试卷背后的那个人,关心他的成长,尊重个体的差异,呵护个体的独特性,真正看到他们的差异所在,这样的差异可能是不同的家庭环境、不同的个性和不一样的学习能力,由此观之,才可能知道该如何因材施教。
三尺讲台上,人民教师完成的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在努力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德国哲学家康德说过:“教育最大的秘密,是使得人性完美,这是唯一能做的。”每一优秀的教师都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他们会引领学生如何成为一个完整的“人”。一个完整的人应当是有独立人格、自由思想人,是学会明辨是非善恶,拥有人性中美好品质的人,是知道如何面对成功和失败,追寻生命意义的人。
家校结合,走近每一个个体,共同培养一个完整的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更多的家长使出浑身解数,生怕自己的孩子学的不够早、学的不够多、学的不够全面。社会上的“鸡娃”比比皆是,父母拼尽全力,绝不让孩子落于人后。孰不知,“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这句话由教育部原副部长韦钰提出,他的本意是:不让孩子过早认字、背诗、学英语,而是提倡父母要给孩子提供一个稳定的、温暖的、健康的、互动的环境。
教育的目的从来都不是上名校、赚大钱、买好车、住豪宅的人生成功学。实现教育公平,完善教育制度,推动教育改革,我们一直在路上。在评价一项公共政策得失时,我们应学会用历史的眼光去看待,站在最大多数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
当教师、家长和学生三者能在教育中有机互动起来,教师认真负责、家长尊重理解、学生勤勉努力,如此一来,不仅教师能做到尊重差异、因材施教,家长能更了解自己孩子,给予他们更多的爱,最关键的是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也能够更好地认识自己,根据自己的能力、兴趣等情况主动地去学习和成长,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成为一个完整的人,这才是教育最大的成功。
“双减”政策虽然针对的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但纵观政策实施后的各种现状,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当重视起来,重新反思教育的目的和价值。“我们现在所从事的是什么性质的教育?”“评价教育质量的标准究竟是什么?”“教师最重要的内在需求是什么?”这是92岁的人民教育家于漪向当代教师们发出的“新三问”。这三个问题的答案,需要全社会的行动,共同行动,虽任重道远,道阻且长,但行则将至。
文/黄琪越(郑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