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人的想像力为何日益枯竭
作者:周碧华
在古代中国,我们的祖先创造一个个神话或鬼怪故事,让一代一代人展开想像的翅膀;儿童的成长,大都离不开“外婆的故事”,抬头望月,都能痴痴地遥想月宫里发生的一切……就在几十年前,我们的孩子都会唱童谣,而如今,什么是中国流行的童谣?
当下国人的想像力正面临日益枯竭的危险,应试教育让整整一代人在“模式”中保持正确,失去了探索与猎奇的本能,激烈的升学竞争,让孩子们从小学高年级起就处于焦虑状态,失去了活泼的天性,眼神过早地透露出世故。
因为探索与猎奇有可能出错,我们的教育要保证答案的标准化。怪老师吗?不能。老师若不按模式操作,“教学成果”会打折扣,会影响到学校业绩,当然,家长也不能饶过。
小学到中学阶段,正是孩子们求知欲旺盛时期,但所有的标准答案都提供给了他们,他们只需背诵。大约年左右,我偶然看到一个中学生做作文,我惊讶地发现,一篇议论文,老师已将每个段落用“不但而且”等关联词写好,学生只需往留空处填入一些文字而形成一篇文章。这哪是作文呢,分明是制作标准件。20年过去了,现在教作文应该不是采用这种方法了吧?
迎战高考(图片来源于网络)
作文是训练孩子们想像力的课程,但孩子们的想像力已被限制。
想像力需要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得到感悟,但中国的孩子们早已“四体不勤五谷不分”,他们从读幼儿园起就被重重保护着,似乎大自然里有魔兽,许多学校取消了春游,因为怕不安全,所以孩子们感知四季变化的能力都在退化。从学校到家中,从家中到学校,远离了大自然,渐渐地沦为了做题的机器。远离大自然的同时,当然也就远离了社会,漂亮的学校被栅栏紧紧裹着,有的甚至将窗子都钉上了铁栅栏,学生若没有准时回到家中,老师们总是提心吊胆。
远离大自然远离社会,学生写作文还哪有鲜活的素材,哪有什么想像力与观察力?有的学校干脆取消了各种兴趣小组,即使有也只是摆设,围绕着主课,师生互相折磨着。不信试试,孩子们除了做题厉害外,问他们生活的区域方圆几公里的事儿,估计一概不知。我曾参观一所耗资数亿修建的豪华小学,只见教学楼醒目处贴有警示语:课间休息不得追逐喧闹。天啦,小学生在一个课时的正襟危坐之后,还不能释放他们的天性吗,不能让他们像小动物一样欢快几分钟么?非得让他们变得“老成持重”才是文明的表现?
想像力日益枯竭,创新能力就会受到影响。“没有想像力,一切官能多么健康敏锐,都等于乌有。”(波德莱尔)
所幸的是,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意识到了当下教育的弊端,并力图改变现状。湖南师范大学附中博才实验中学就号召学生们自主成立了许多社团组织,如文学社、话剧团等等,让孩子们从题海中抬起头来,通过各种活动激发他们的创造欲与想像力。
作者在讲课中
近日,该校还特邀我为学校“九歌文学社”社员和语文老师们讲了一堂写作课,我一口气讲了两个小时,没想到孩子们听得很认真,显然,外请老师能为他们打开另一扇窗,吮吸到一些新鲜空气。因为我不是著名作家,不可能给孩子们讲授玄而又玄的文学技法,我只是结合自己那些在全国夺得一等奖的作品谈写作思路,也许这样接地气的课能多少给他们一些启发吧。
校长垂范,认真做记录
讲座现场
孩子们的提问很有水平
没想到的是,授完课,孩子们竟然要我签名,这样的场景已多年不见了。早在年春,我参观上海第四师范时,学生们得知他们的语文课本中有我的文章,于是呼啦拥上来请我签名;年秋,我在湖南汉寿一中讲了一堂文学课后,签名签出了一身汗……这个时代的孩子一般崇拜明星,要我签名,我寻思可能是自己的课还比较受欢迎,毕竟我当过老师,几十年编辑工作专门修改文章,也有创作实践,这些特殊的经历让他们感觉到讲台上的人没有夸夸其谈吧!
给同学们签名
毫无疑问,这次文学讲座会在学生们心里泛起微澜,从他们现场提问即可看出,博才实验中学的素质教育是不错的。我真希望全国的中学都能像湖南师大博才实验中学一样,让孩子们张开想像的翅膀!
没时间读书,就听,一刻钟一部经典,一年百部
洞庭老郎或转、或赞、或评,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