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基双提升
专项行动
基层组织建设提升
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为进一步提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永年区今年将结合省、市“基层党建质量提升年”活动,开展“双基双提升”专项行动:一是基层组织建设提升,二是基础设施建设提升。
一、目标任务
1
基层党组织组织力明显提升
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聚焦基本组织、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基本制度、基本保障,提升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提升引领基层治理水平,推进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整顿转化。
2
基层骨干队伍素质明显提升
深入实施农村“领头羊”工程,推行乡村四支队伍“四化管理”,做实乡镇党委书记评星定级,落实农村党组织书记待遇工资制,全面加强党员教育管理,抓实农村万名优秀青年培育,为加强基层治理提供有力人才保障。
3
基本制度落实成效明显提升
认真落实“三会一课”、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和规定,推进农村基层党建规范化。
4
基层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足额保障村干部基本报酬和办公经费、党组织活动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等各项经费;选优配强乡镇专职党务干部,持续提升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水平,加快推进党建信息化建设。
5
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提升
农村路网进一步健全完善;通过实施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改造、村容村貌整治、村庄绿化和美丽庭院六大攻坚行动,农村人居环境全域整治实现大改善;结合乡村路网和区域产业布局,打造一批美丽宜居示范村。
二、提升标准
(一)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加强。
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坚决有力。持续推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村党组织政治功能全面增强,党的引领作用充分发挥,善做群众工作,教育引导群众自觉抵制错误思想和歪风邪气,自觉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
(二)组织设置科学合理。
根据工作实际需要,按照党员数量、产业布局、村庄规模,符合条件的农村党支部升格为党总支或党委;农村经济组织、社会组织单独或跨村跨乡镇成立党组织,确保党的组织优势充分发挥。创新联村并建、村企联建、强村带弱村的党组织设置方式。注重在流动党员集中地建立党组织,探索建立网上党支部。
(三)领导班子坚强有力。
班子健全、结构合理、领导作用突出,全面领导村级各类组织和各项工作。党组织软弱涣散问题基本解决,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战斗堡垒作用充分发挥。村党组织书记政治坚定、素质过硬、能力突出、作风优良,“领头羊”作用发挥明显。全面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和村委会主任“一人兼”,村“两委”成员关系和谐、战斗力强。严格落实村党组织书记调整退出机制。每村都有班子储备力量,至少2名,进行重点培养。
(四)村级治理机制健全完善。
村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委员会、村民代表会议、村务监督委员会、村集体经济组织治理架构健全完善,抓好“三治同抓、六村同创”(自治、法治、德治“三治”共抓,“支部领村、民主管村、依法治村、道德润村、经济强村、生态美村”“六村”同创)推进落实。村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担任村级集体经济组织、经济合作组织负责人。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实行“四议两公开”,村级事务“小微权力清单”贯彻落实到位,村规民约规范完善,党组织领导的村级事务运行机制规范有序。
六村同创
(五)党内组织生活严肃认真。
注重政治学习和教育,突出党性锻炼,“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谈心谈话、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认真落实,支部每月按照《党建日历》开展好“交党费、温誓词、唱国歌”主题党日活动,《党支部工作手册》管理使用规范。坚持和完善过“政治生日”等政治仪式。创新“微党课”“情景式党课”等易学易懂的教育方式,组织生活的生动性和有效性明显增强。
(六)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突出。
坚持把政治标准放在首位,注重吸收致富能手、退役军人和外出务工青年中的优秀分子入党,党员队伍结构有效改善、质量明显提升。防止和纠正村干部近亲属违规入党、“人情党员”、“带病入党”,农村发展党员违规违纪问题有效解决。党员教育培训有计划、有措施、有效果。推行党员联系户制度,党员联系服务群众渠道畅通。农村党员带头执行党和国家各项政策,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社会治理、应急抢险等一线建功立业。
(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达标规范。
新建村级组织活动场所面积一般不低于平方米,综合服务站一般不低于20平方米,规模较大、党员人数较多的村须提高标准,确保满足党员活动和服务群众需要。场所产权明晰、配套设施健全、管理使用规范,成为管理服务党员、凝聚农民群众的中心。统一活动场所标识和上墙制度,简单大方、实际实用。村“两委”干部轮流坐班值班,为民服务代办制度落实到位,党务、村务及时公开。
(八)村级组织自我保障和服务群众能力明显增强。
村干部基本报酬、村级组织办公经费、村党组织活动经费、村党组织服务群众专项经费、正常离任村干部生活补贴等落实到位。因地制宜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建立经营灵活、管理有效、运行稳健的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形成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运行机制,有稳定的经营性集体经济收入,村党组织有能力有资源为群众服务。
(九)软弱涣散党组织实现巩固提升。
以年29个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为主要对象,抓好跟踪督导,防止反弹回潮。确保29个村党建制度健全完善,确保“党建工作日历”、“唱国歌温誓词交党费”主题党日等党建制度较好落实。把排查整治软弱涣散村党支部作为一项长期任务来抓,在乡镇自查基础上,由组织、政法、统战、信访等部门联合“会诊”,倒排软弱涣散村或后进村党组织,并抓好整顿转化。
(十)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在乡村党组织带领下,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农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生态环境明显持续好转,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提高,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农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基本满足,初步形成现代乡村基层治理体系。
责编:任园园
审核:史晓峰
向下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