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麟的绘画作品中势必存在着马远的风格特点,从存世作品中明显看到“马一角”、“拖枝”等马远绘画的风格特点,但这些并不等于证明马麟没有自己的个人风格。马麟《长松山水图》页从马家父子俩现存的作品中可以看出,马麟的用笔相比其父亲显得嫩弱些,却有着流利飘逸的潇洒感,画面中所透露的气息也更显清丽秀润。而相比马麟,马远的用笔更显老辣厚重,画作中所透露出的气息也更显刚硬沉稳。马麟《林和靖孤山图》此幅《林和靖孤山图》究竟是马麟所绘,还是马远代马麟所绘,亦或是另有他人所绘呢?下面笔者就通过“比较分析法”,对此作品进行考证。马远《梅石溪凫图》“比较分析法”是目前国内外学习、研究和鉴定中国古代书画的基本方法之一,其核心理论就是掌握书画家的标准风格,对将要鉴定的书画图像逐级分析对比、像切片一样层层核准。《南宋院画录八卷》卷七摘要与马麟绘画风格的比较首先笔者确立马麟的真迹《长松山水图》、《静听松风图》和《芳春雨霁图》页作为标准件,以此进行比较分析。马远《松寿图》树木的比较《长松山水图》页和《静听松风图》轴中的树木均比较粗壮,树叶茂盛,马麟用浓墨粗笔双钩树干,再在树干中间用细笔勾画出树皮。树干虬曲转折,转折处树结明显,顶端拖枝也用双钩画出。而《林和靖孤山图》中的树木精细迁巧,干枝无树叶,双钩树干后直接渲染,顶端树枝向下拖曳明显,几乎一笔画出。再比较《芳春雨霁图》的细部,马麟用浓墨粗笔双钩树干后,在树干中间用浓淡墨点画作树皮,树干顶端的拖枝又粗又板。而《林和靖孤山图》的拖枝显得秀气灵巧很多,更接近马远的拖枝法。马麟《芳春雨霁图》页山石的比较《林和靖孤山图》的山石使用大斧劈皴,远山用泼染,层次较多,共计四层,用浓淡墨来刻画层次的变化。《长松山水图》、《静听松风图》和《芳春雨霁图》中山石的斧劈皴不清晰,远山也用泼染,层次较少,一般就两层,坡漫的颜色层次过渡也不够。马远《马远册页》人物的比较《林和靖孤山图》人物采用简笔法,衣纹用典型的“勾描线法”,“钉头鼠尾描法”,线条利索、连绵、无断笔。而《静听松风图》人物线描线除了用“钉头鼠尾描法”外,更多的是用“铁线描”法,线条更复杂些,也更为刚劲和挺拔,但是有断笔,而且轮廓线内沿衣褶处用铅白加以渲染。马麟《静听松风图》轴通过以上的比较分析,笔者认为《林和靖孤山图》的绘画风格与马麟存在一定的差异,而更接近马远的绘画风格。马远《马远册页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