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解析:俄罗斯的工业基础是不是废了?工业体系的重要性如何?
俄乌战争旷日持久,一拖再拖,俄军拉裤裆的原因只有两个,一是兵力不足,二是常规军力不济,后者是主要原因。俄乌战场实际上是俄罗斯与北约所有常规军事力量的竞争,目前,俄罗斯的常规武器已经脱胎换骨,而北约的常规武器只是小试牛刀,至于俄罗斯接下来会不会使用核武器,并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
简而言之,一个国家的军事战斗力最终取决于该国的经济,特别是其整体工业实力。今天的文章对俄罗斯的工业体系进行了深入而合理的分析,有很多干货的例子和信息,非常值得一读。
很多人问:俄罗斯的工业基础是否已经过时?工业体系对一个国家有多重要?俄罗斯不可能实现再工业化吗?或者说,俄罗斯需要多长时间才能实现再工业化?
我的答案是,工业体系并不那么简单!我的答案是,工业体系并不那么简单。
我做了十多年的冶金工作,在国外做了很多项目,我们公司在俄罗斯做了很多冶金项目,大部分是EP(设计、采购、总承包)或EPC(设计、采购、施工总承包)。
首先,让我们从设计开始。
像中国的苏联时代的设计院制度早已不复存在,我们的非标准设计图和工厂设计图都需要先交给业主审查。
从基本的设计审查开始,他们邀请一些来自俄罗斯内部的所谓专家来审查我们所有的设计并提出他们的意见。经常出现的问题是,他们所谓的专家根本不相信我们的技术参数或我们设备的性能,特别是技术参数。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
长于米的磁带机在中国很少见,但在俄罗斯却见不到,其技术路线和设计模式非常混乱,似乎是对一种分裂关系的回溯。
中国的国家标准体系非常扎实,至少设计院出的设计都是有据可查的,虽然五大流氓之间有差异,但框架材料、计算型材料是一样的。
结果在俄罗斯是一个完全不同的故事,他们每个所谓的专业人士都说了非常不同的话。
为什么?
由于他们国家能够自己做设计的项目太少了,他们说的很多东西都不再是最新的了。
电气自动化领域的一些人还停留在建筑继电器操作员的时代,在转换项目时给我们带来了特别大的困难,特别是在土木工程领域。即便如此,俄罗斯人总是看不起我们。
我记得有一次,我告诉一位俄罗斯朋友"我做过年产万吨的项目",他一脸怀疑,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我说这没有什么稀奇的,我做过太多超过吨的转炉,超过的高炉,还有几个超过的铸造厂。他从未见过一个吨的转炉。
接下来,谈一谈设备。
他们不能制造大型鼓风机、电机,包括非常多的非标准加工的铸件。
对于EPC项目,我们自然希望能够在当地采购和交付,这样成本管理、货运管理、时间管理、海关问题、售后维护等都是有成本效益的。但在几个项目之后,我们感到非常失望。
除了基本的混凝土、结构和钢缆外,俄罗斯本身的设备很少,项目执行期间,当地补充的建筑材料、非标准件和小型断路器等设备大多来自中国,价格比国内高。
大型设备只能通过公路经中亚运往东欧,这非常非常昂贵,但没有办法,在俄罗斯是没有的。
在项目期间,俄罗斯人也开始有了钱就花,起初是按月付给工人工资,后来改为每半年付一次工资,并以低工资的方式工作。
我们保留了几个英语好的俄罗斯工程师作为翻译,一个月不到0元人民币,当时与卢布的汇率约为1:10。
俄罗斯当地的物价并不高,尤其是食品价格确实很便宜,但大家都是一个问题,"糖果就是糖果",此外,许多运动品牌的鞋子也很便宜,有时比国内的便宜一半以上,尽管它们都是madeinchina。
俄罗斯在我们的海外项目中还算是比较好的,算是靠谱的,土耳其也算是不错的,除此之外,阿尔及利亚、伊朗、越南、印尼、马来西亚、乌克兰就比较差了,连钢结构水泥这些东西都要从国内采购成套的!"。
所以我在普及一个问题:什么是工业体系?
一个工业体系不等于你能生产航母平台,不等于你生产几千万吨钢铁,也不等于你有工厂。
产业体系是一个国家支撑以工业为核心的工业生产全过程的整体能力,包括产业规模和分工体系、制度设计、规范管理、组织能力、社会分工、教育体系、科研体系等诸多方面,是一环扣一环,是层层分解、层层递进的关系,是国家能力。
让我这样说吧,如果你对金属行业不是很熟悉,我将告诉你一个你所熟悉的行业--芯片行业。
光刻机、蚀刻机,等等。这些都是生产设备,从细圆到芯片都是生产过程,台积电生产功率大,但它自己不生产这些生产设备,生产设备是全球采购的,生产标准和设计标准都是上游订单公司。
台积电是一家代工企业,当然有自己的芯片设计能力,但它实际上是一种全球分工。
在芯片行业,如果是逐个国家,中国的体系是世界上最全面的,我们可以从头到尾生产自己的芯片产业,有芯片设计、生产设备等等。
只是我们的一些生产设备,如光刻机,还没有达到很高的技术水平,当然在现实中,它比我说的要复杂得多,即。
此外,相当多的机电设备不仅是为某一特定行业服务的,而且具有普遍性,如电机、风扇、电气设备、仪表设备等。
即使是金属加工行业要求不太高的成套设备它也做不出来,更何况是其他行业,这就是一环套一环,这些都可以继续延伸拓展。
中国在相当多的制造业领域确实技术不先进,而且在一些地方也很有限,我承认。
但是,中国有这个制度,有反击的能力,有先行的能力,不是很好,但是它可以依靠庞大的内部市场和制度的优势不断完善,这就是所谓发达国家压倒机器的背景。
你能从头开始开发一台光刻机吗?如果没有机械和电子材料的积累,你能创造一个屏蔽机吗?俄罗斯不会给你封锁锁的技术,但我们自己已经解决了这个问题。
国内置换一直在进行,我们的速度太慢了,最好进行干预,但这是不可能的。20年前,汽车电器等行业的手机,都是进口关键零部件,然后自己保存啊,后来逐渐有些零部件开始国产化,这是一个过程,苹果手机的红色供应链一直在扩大。
我们金属加工行业的人也是如此。
我进入这个行业的时候,LF\RH甚至连连铸板机都要成套进口,只能慢慢消化、模仿、学习,现在国内金属行业的主要工艺几乎都是国产化,现在也是PLC系统比较依赖西门子,但其实并不是国产,DCS已经做得很好了。
中国就是这种情况,它是拥有最大工业体系的国家,更不用说那些已经落后的国家了。
它的年产量为万吨,但这个钢厂从设计、设备供应、施工组织、冷试和热试、自动化调试到交钥匙工程,都不能在本国完成,它特别缺乏项目,或主要部分和主要设备需要依靠外国来获得。
你是否可以说,这个万吨的钢铁厂的系统性和辐射性以及上下游的供应链关系可以与中国的钢铁厂相比?更不用说,中国的年产量是10亿吨。
不仅仅是俄罗斯做不到,中国是世界上唯一一个可以在一个国家几乎做所有这些事情的国家。
因此,我们当然可以在投产前不超过2年的时间内建成万吨钢铁的长流,在国外只是观察,不可能没有5-6年的时间!
中国的优势在于它有一个非常强大的系统,玩什么我就能玩什么,几乎什么都不缺,水平就更不用说了,我有这个巨大的复杂而全面的系统,让我远离牌桌,下达命令,迅速组织开发各种东西,这是我们没有的。
这就是为什么我反对很多人说的,不要去印度搞基础设施,不要去印度投资建厂,不要阻止印度的逆向工程,不要阻止印度的工业发展。
我只是笑笑,这是一群不了解工业体系、没去过工厂的人在那里胡说八道。如果印度有一个强大的系统,它现在应该已经很强大了。不要以为苏联当时只帮助中国,它也给了印度系统的帮助,结果呢?
我们的竞争对手不是印度,而是西方。
如果西方国家在印度拿到一个大的订单,他们就会获利,他们后续的研发,后续的市场比你大,他们的技术升级比你快,这种产品是工匠精神,还是以农业时代为背景的秘方,毕竟这是一个1亿人的市场。
另外,亚投行的原则是,即使印度获得亚投行的投资,也是以优先购买条约国--中国的设备为条件的!很多人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吃了一惊。
印度不是中国,没有必要担心有一天印度会超过中国。俄罗斯和西方在向印度出售武器方面并不落后,而印度却提出了这个问题?真是个笑话。前几天中印两国撤军时,重新批准中国投资的不是印度吗?
另外,我们在俄罗斯做的冶金业显然是一种工业技术的输出,怎么没有人反对呢?信息效应真的很有杀伤力,俄罗斯在你眼里还有一个发达的工业体系,你就不怕?你害怕印度吗?我甚至不惧怕俄罗斯。
最后,俄罗斯并非一无是处。
他们可以生产最好的核潜艇,可以制造质谱仪,可以制造一些特殊材料,但他们都在吃老苏联。如果他们真的像你说的那样乐观,他们怎么会造不出0吨以上的军舰?为什么库仍然不能被修复?
在工业化中非常重要的是国家的稳定,特别是市场稳定、金融稳定和政策的连续性。
看看浮动的俄罗斯卢布(我们在那里做了几年的项目,很多人从卢布汇率的变动中发了财),高得吓人的贷款利息,以及没有工业产品生产能力的国际竞争,只是在武器和资源方面进退两难!这一切都让我们感到很失望。军迷们自己会明白,在过去10年中,我们从俄罗斯购买的武器种类和数量。
最后说一次,工业体系没有那么简单,也没有那么容易。
我们生活在中国,习惯了周围的一切,国家的稳定,经济的增长,工业的发展,"一台口罩机几天就能改装好","世界第二是很丢人的"的事实。"光刻技术不先进是不行的""生物体每年全球产值几个亿我也要做,我也要做",更习惯于"中国能独立量产的肯定不先进"。
但不是在国外。像俄罗斯这样的国家必须明白,它已经不再是苏联了!"。它不再是一个合格的工业国家,它不再是一个可以建造任何东西的国家。
从更深层次看,即使你有工业、有工厂,产品也要销售,你没有一个稳定的国际国内市场,你怎么去发展,怎么去建立一个这样的堆栈?
说实话,如果世界上没有很多国家购买俄罗斯的军事产品,他能养活自己的小经济吗?苏-57是为谁使用的?如果你不能卖掉你的东西,你就不能拿回你的钱,你就没有能力继续研究和开发,所以你当然不能逐渐建立什么,即使你能建立,你也会落后!"。
如何在其市场规模所能支持的产业和工业企业的规模上与他人竞争?俄罗斯和广东的GDP差不多,很简单,腾讯、华为是广东的公司吧,如果只是广东市场的结果呢?
在这些半生不熟的工业国家中,中国的工业化对许多第三世界国家来说既是天使又是魔鬼。
他们是天使,因为我们给了这些第三世界国家廉价的工业品,使他们也能过上入门级的现代生活。他们曾经用10吨矿石与西方国家交换一部手机,但现在他们可以用1吨的价格从中国购买,或者用3张卡,3次住宿。
来源:知乎作者:天行两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