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饼干屑、面包边,到火腿碎肉,食品切割成型过程中剩下的余料,正悄然成为电商平台上的热销零食。
经过艺人推荐、大批网红测评,边角料零食被千里之外的消费者挖掘出来。
花钱不多、乐趣不少,吃多了也不心疼的边角料零食正在走向大众。
何以解忧,唯有零食
零食,已经成了中国人的第四餐。
早在年,就有统计数据显示,中国人一年就吃掉了2万亿元的零食。
人类为何钟爱零食?两个字总结:享乐!
零食并不是用来解决温饱问题的,而是为了带来开心和愉悦的享受。
《消费升级背景下零食行业发展报告》如此定义零食:一日三餐以外零星食用的食品,与“主食”相对应;冲动型购买的非必需消费品,附着社交、娱乐、休闲等多重属性。
把食物视作一种自然奖赏物,通过不断进食以持续激活大脑奖赏系统来获得一种奖赏体验,表现出一种享乐性饥饿。
零食能否填满肠胃、健不健康都是其次,我们无法拒绝的是那循环往复的“嘎吱嘎吱”声所带来的快感。
相关数据调查显示:大多数人认为吃零食有助于“提高生活质量”;而提及选择零食的原因,有71%的人选了“精神健康”,有70%的人选了“情感健康”;更有83%的人表示:在均衡饮食之外,也可以“包容一些放纵”。
早在莎士比亚的时代,人们就在看剧时吃各种零食、小吃了。
大英博物馆前馆长尼尔·麦克格雷格在《莎士比亚的动荡世界》一书中专门用了一章写“边吃点心边看莎士比亚戏”。
据悉,那个时代的观众看剧时喜欢吃坚果,还有水果——葡萄、无花果、接骨木果、梅子、梨子以及樱桃。
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零食记忆。
从大白兔奶糖到葱油饼干,如今,国内品牌到国际品牌,零食的种类变得越来越多样化。
比如,近几年兴起的“临期食品”和“边角料食品”。两者的共同点在于:“价格美丽”。
临期食品,指的是即将到期的食品。在食品行业中,公司如果对市场需求预估错误,产生剩余,或销售渠道动销缓慢等原因,被要求下架,返回经销商,因此产生大量的食品浪费。
根据中国科学院年的一份报告,中国每年损失或浪费的粮食约万吨,占粮食总产量的6%,其中约一半浪费在供应链的零售端或消费端。
所以,为帮助企业解决库存成本,给消费者提供更具性价比的选择,也为减少食物浪费,临期食品行业应运而生。
而所谓“边角料食品”,是指在食品在加工过程中切割、剪裁下来的零碎材料,卖点就在于更灵活的散装计量以及便宜实惠的价格。
来源:淘宝
有统计数据显示,年一季度,零食边角料相关产品在某电商平台的销售额为万元,同比大幅增长约17倍。预计未来边角料零食市场规模将稳步上升,月销售额有望突破千万元。
来源:《Q1消费新潜力白皮书》魔镜市场情报
其中,猪肉脯、虎皮卷、火腿肠、面包边和散装夹心饼干,成为最为火爆的边角料零食代表。
边角料零食,靠谱吗?
按照常理来说,现在食品加工工艺已经进步了不少,“边角料”应该比之前更少。
并且,据悉由于相关的余料耗损成本都计入了标准件商品的出厂价中,所以一般意义上,工厂对于边角料并不心疼,对其二次利用、二次售卖的意愿也并不强烈。
然而,边角料零食的走红,牵扯出一个疑问,厂商刻意而为之?
本来要丢掉的余料被拿来二次利用、二次加工,本身没有什么问题,废弃资源再利用,售价低廉,更没有什么问题。甚至原料上来看,和主料也几乎没差别。
事实上,边角料零食的走红,见证了人们消费观念的嬗变,也是商家投其所好的一次验证。
除了大饱口福之外,边角料的食品安全问题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