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模式守护折翼天使

本文转自:南方日报

南海妇幼儿童康复科

创新模式守护“折翼天使”

质量品牌标杆

医疗服务作为保障人民健康的重要手段,是所有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类别之一。然而,人类的疾病多样、复杂,与工业生产“标准件”存在巨大差异。

近年来,佛山市南海区妇幼保健院(下称“南海妇幼”)儿童康复科通过持续探索与创新,在纷繁复杂的专科质量管理中找到一条清晰的、可推广的路径。该科室创立的“3+1”康复模式,即“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家庭康复+医务社工服务”,现已推广至国内外30医院。

●陈梦赵进

精益求精

中西融合康复模式全国推广

南海妇幼儿童康复科主任李诺珍藏着一张照片,这张照片摄于年9月。当时,曾因病毒性脑炎成为植物人、后在南海妇幼治疗康复的泉泉(化名)到院报喜:他在参加高考后,被广东海洋大学录取。植物人康复难度巨大,而泉泉是幸运的,经过医生的妙手仁心,得到了全面的康复。

南海妇幼儿童康复科是广东省重点专科,于年由我国著名儿童康复专家刘振寰教授率队创建,为0—16岁的运动、智力、行为功能障碍儿童提供全面的康复评定及治疗,年均诊疗患儿2万—3万人次。

“我们科室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走以中医为特色、中西医融合儿童康复的道路,经过多年技术创新及总结,形成多项原创技术,技术水平位居国内前列。”李诺介绍,其中,现代医学康复、传统医学康复、家庭医学康复结合的“三结合”康复模式形成于年,经过近20年的临床实践和改进,年底引入医务社工,建立起“3+1”全人康复模式,即“医学康复、教育康复、家庭康复+医务社工服务”。

在此背后,是一条质量管理提升之路。在南海妇幼儿童康复科,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以科主任为第一责任人,科室每年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每月开展精细化质量监督检查,每季进行质量数据分析,持续加强对医疗质量、过程质量及结果质量的监测,不断提升总体质量和运营效率,保障医疗安全。

近年来,南海妇幼儿童康复科还通过引入并应用卓越绩效管理工具,如全面质量管理(TQC)、质量环(PDCA循环)、品管圈(QCC)、疾病诊断相关组(DRGs)绩效评价等,促使科室质量管理能力获得全面提升,获得管理成果获得全国品管圈大赛课题研究组优秀奖、广东省品管圈大赛课题研究组一等奖等多个奖项。

科室的服务能力和影响力持续增强。年—年,南海妇幼儿童康复科住院人数为人,其中来自南海区外的有人,占比约88%,还包括来自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患儿。同时,从全国各地前来学习取经的单位也越来越多。

“3+1”模式

护航患儿康复回归之路

历年来,南海妇幼儿童康复科在院领导带领下锲而不舍推动科研创新,提升临床水平,累计获得广东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一项,佛山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及南海区科技进步一等奖各四项,中国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两项、广东省康复医学会科学技术奖三项,申报各级科研课题58项,发表多篇学术论文余篇,突破了一个个临床技术难题。

在做好医学评估和治疗的本职工作之外,该团队还多方链接资源,整合成医学、教育、家庭加医务社工服务的院内脑瘫儿童“3+1”全人康复模式,帮助特殊儿童得到更有效的治疗,更好地回归社会。

年12月以来,医务社工服务进驻南海妇幼,结合医疗康复机制和人文关怀服务,协助患儿和家属处理在康复过程中面临的经济、情绪、家庭康复照顾等问题。

这是南海区内首个


转载请注明:http://www.180woai.com/afhhy/3377.html


冀ICP备2021022604号-10

当前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