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刃TO转眼之间,印度斯坦航空(HAL)在纳西克工厂以许可证形式生产苏-30MKI战斗机的工作就到了第十五个年头。而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在这十五年间,印度始终都没有打通国产化苏-30MKI战斗机的物料供应链——近日印度斯坦航空公布的合同显示,印度还将为新增的12架苏-30MKI采购多达上万个零部件,其中航电飞控等高精尖部件仅占很小一部分,真正的大头竟是金属结构件和螺栓螺母等紧固件……图为位于印度纳西克的苏-30MKI生产线。当然,考虑到印度在钛金属冶炼制造上才刚刚起步(印度虽系富钛矿国家,但先前主要出口钛精矿),苏-30MKI的各处钛结构件依旧由俄罗斯承制,也还算是情有可原,毕竟材料难度大,工艺也复杂。但问题就在于,依照航空航天需求制造的螺丝、螺母、螺栓等标准件在印度并非只有苏-30MKI一个用户:上到PSLV火箭,下到北极星直升机,它们使用的航空航天标准件生产工艺乃至生产厂家都应大致相同,不同的只有具体的部件规格。图为各种标准件(主要是紧固件)在飞机各处的应用。再深入一点说,印度斯坦航空仍需进口大量标准件的事实无疑把上游的脆弱现状显露得一干二净,而苏-30MKI项目则本该是一次进补的好机会:相比之下,印度的北方邻国正是凭着同门兄弟苏-30MKK打通了从耐热合金冶炼到航电系统制造在内的全套产业链,而受此恩惠的并不只是航空工业或几款飞机,更涵盖了几乎整个重工业体系。图为印度米格-29战斗机使用的祖克无源相控阵雷达,和苏-30MKI上的同款雷达都需从俄罗斯原装进口。事实上,很多国家之所以愿意通过用更高的价格购入生产许可证来推进国内生产武器装备,而不是购买便宜的进口整机,就是希望自身的工业体系能够在武器大单的金钱推动下获得整体进步,这对于希望能够进军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国家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机会。除却上文提到的例子之外,日本也正是凭着F-4J、F-15J的许可证组装、生产,才得以接触到美国一手建立起来的现代航空制造业标准。没有这一步做基础,自研民用飞机和军用飞机都将是空谈。图为制造中的X-2心神验证机。但如果长达15年的苏-30MKI生产历程都无法打通印度的航空工业制造链,那么一个非常恐怖的事实将浮出水面:尽管印度已经拥有LCA光辉战斗机、北极星直升机等诸多所谓国产成果,但在航空工业制造链都不存在的情况下,这些国产成果到底是如何诞生的呢?要回答这个问题倒也不难。对于左右逢源的印度人来说,小螺丝小螺母能找俄罗斯人买,怎么就不能找法国人,找美国人买?反正国会议员们无法分清幻影-和米格-27,在国内总装就能以国产的幌子蒙骗过去拿到资金,又有什么不好?图为宣传复合材料高使用率的印度LCA战斗机广告手册,掩盖不住印度制造业的薄弱缺陷。反过来说,也正是西方对印度的无所不卖宠坏了看似光芒无限的印度航空工业。可以肯定的是,从外国购置部件要比吃透技术,在国内生产要便宜得多,而这种情况对于国内军迷来说必定十分熟悉,这就是造不如买!至于全靠买的印度航空工业到底几斤几两,以及制造环节都未攻克的印度斯坦航空能有几分功力,恐怕也不需要笔者再多赘述了,只要潮水一退,建立在沙上的城堡毋庸置疑将轰然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