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近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全区工作大局,集成部门职能,找准切入点,聚焦发力点,创新实施“六大行动”,全力助推全区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实施“六大行动”开展情况
自治区市场监管局组建以来,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特色优势产业,全力推进质量提升,策划实施的“六大行动”共使近多家企业受益,帮助企业、区域创造效益近76亿元,解决近5万人就业。市场监管总局将内蒙古统筹实施标准化提升、服务百家企业高质量发展、“蒙”字标认证打造内蒙古品牌“三项行动”写入年全国质量工作总结,向全国质量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做了汇报。年12月11日,全国深入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座谈会在浙江省杭州市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作为5家省级市场监管部门代表,与上海市、浙江省、江苏省、广西壮族自治区等兄弟单位一道作典型经验介绍。年1月28日,全国认证认可检验检测工作电视电话会议召开,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就实施“蒙”字标认证、打造内蒙古品牌行动作典型经验介绍。年4月30日,包头市被国务院办公厅评为“年落实有关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实干推进质量工作成效突出的地方”,获得激励支持,这也是对质量工作的高度肯定。
(一)实施标准化提升行动。标准体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六大体系”之一,发挥着重要的牵引作用,坚持“制用并举,以用促制”原则,紧贴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亟需,扩大标准供给,推进对标达标。一是构建高质量发展标准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工业、服务业领域21项自治区高质量标准体系建设,从产业全链条规划、标准研制、标准验证等方面发力,解决特色优势产业标准体系缺失问题。建立了锡林郭勒羊肉等10大类自治区特色产业标准体系;为巴彦淖尔向日葵制定全产业链标准体系;研制“蒙速办一次办”、市场监管所建设规范等20项地方标准;为鸿茅药业、国安农业等12家企业建立标准体系8项、梳理各级各类标准项,制定团体和企业标准10项。二是制修订关键标准。主导或参与制修订国际标准8项、国家标准项。其中,“风轮叶片”国际标准成为国际电工委员会相关领域的第一个标准。《镧铈铁合金》标准填补了相关领域标准空白,可使钢中稀土收得率平均提升50%。《冷却(鲜)羊肉质量分级与评定》是全国羊产业第一个团体标准,小尾羊公司羊肉产品销量较同期增加10%,产品溢价率20%以上。三是强化试点示范引领。有序推进个国家级、个自治区级标准化试点示范项目。包头市成功创建全国“国际标准化创新型城市”;呼和浩特等5地获批国家第二批“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行动”试点城市。累计投入余万元,推进家企业通过对标达标提升了产品质量。四是全面推进标准国际化。围绕全区农畜产品、羊绒纺织、装备制造等特色优势产业开展与国际标准比对。建立“蒙古国标准化(内蒙古)研究中心”,举办了3届中蒙经贸活动标准化论坛,在矿产等领域开展标准比对,推动7项水泥标准与蒙古国互认。
专家技术人员走进草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调研固态发酵白酒
(二)实施助推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行动。助推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企业的成长提升是根本支撑,在“面”上推动的同时,更注重“点”上发力,积小胜为大胜。一是实施“滴灌式”精准服务。按照自治区“着力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的要求,围绕本地区特色优势产业采取“一企一策、一需一案”服务方式,先后为85家企业提供标准制定、技术指导、人员培训等项综合服务,其中帮助26家企业升级产品标准,21家企业强化检验检测能力,2家企业攻克技术难题,9家企业提升特种设备安全管理水平,家企业获得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6.4亿元;累计帮助企业创造直接效益近万元,节约成本余万元,带动上下游产业链加快发展,解决近5万人就业问题。二是从服务一企向一业、一域拓展。将在服务一企发展过程取得的成功经验迅速向一业、一域拓展。例如,食品检验中心将为草原酿酒有限责任公司研发的固态发酵白酒人工智能生产管理系统,积极推广到全区固态发酵白酒企业;纤维检验局将通过绒毛检验促进牧民增收的方法,扩展到鄂尔多斯乌审旗、乌兰察布化德县等区域,通过检验引导标准化养殖,使农牧民每年增收多万元。三是开展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以包头市为试点,建立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包检道”,实现了服务供需间的资源、技术和信息共享,满足企业差异化服务需求。开展毛绒产业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服务试点,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不断强化纤维技术支撑能力。为加强质量基础设施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在因地制宜搭建内蒙古毛绒产业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包头市质量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平台“包检道”的基础上,积极筹备搭建自治区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推动质量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满足企业需求。四是着力服务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按照自治区“着力提升产业链价值链水平”的要求,经过申报、征集和筛选等程序,确定羊绒、向日葵、马铃薯、化学制药等八大产业链的40家企业作为重点服务对象,为其提供42项“点对点”精准服务,助力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实施“蒙”字标认证,打造内蒙古品牌行动。内蒙古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造就了呼伦贝尔牛肉、锡林郭勒羊肉、赤峰小米等一批优质绿色农畜产品,但是好产品“养在深闺人未识,好东西卖不上好价钱”。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通过“高标准+严认证+强监管+优服务”的方式,为世界甄选草原尚品,让优质绿色农畜产品走向全国、走向世界。一是构建“五大体系”。即“标准体系”、“制度体系”、“产业体系”、“质量管理体系”、“推广体系”,“五大体系”形成科学完备的框架体系,为开展科学认证提供支撑。二是强化技术支撑。与上海交通大学专家团队签署合作协议,研究“蒙”字标区域公用品牌战略规划等顶层设计。与农业部食物营养与发展研究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与全国同类产品进行比对分析,逐项确定认证农畜产品的营养指标、加工品质的指标等限定值范围,形成《赤峰小米关键品质指标研究报告》等9项研究成果。三是开展认证活动。在首批确定的兴安盟大米、赤峰小米、乌兰察布马铃薯、河套小麦粉、锡林郭勒羊肉、科尔沁牛肉、大兴安岭黑木耳等9类产品19家企业开展了“蒙”字标认证,其中9家企业通过认证。四是严管产品质量。“一链两平台”已搭建完成,相关企业质量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基本完成;9家获证企业已有5家种植企业进入试运行,能够按照“一品一码”的既定目标实现与生产过程同步赋码。五是解决融资难题。积极对接金融部门,帮助4家获证企业进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目前已提交银行审核,初步确定融资金额1.35亿元。六是扩大品牌影响。在北京召开以“‘蒙’字标为世界甄选草原尚品”为主题的发布会;组织“蒙”字标获证及认证企业参加“年第十六届东亚国际食品交易博览会”;积极主动与深圳、浙江、上海、山东等地市场监管部门联系,商定开展产品认证、品牌互认工作,持续扩大“蒙”字标品牌影响力。
(四)实施推动传统奶制品产业发展专项行动。传统奶制品是奶业振兴的重要组成部分,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主动担当、牵头抓总、推动落实,取得显著成效。一是全力以赴抓试点。修订完善《生乳制民族传统奶制品生产许可审查细则》,制定传统奶制品园区建设标准等六类试点标准,分级包片包点抓达标,手工坊质量安全意识和加工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年对首批试点开展验收,以“以奖代补”等方式奖励先进,对未通过检查的示范点盯办整改。二是多措并举优服务。优化生产准入、制定了民族传统奶制品8个工艺标准、7个产品地方标准和10个团体标准,获登记证手工坊由起初的家增至家,3家手工坊已提档升级为生产企业。设计制造可移动式奶酪加工车间等新型设施设备,显著提高了加工质量与效率。将传统奶制品纳入年度监督抽检计划,开展全链条全品种全覆盖抽检批次,实行异地互检,全面掌握全区传统奶制品质量状况。三是千方百计创品牌。改进产品包装,开发制作外包装87款种规格,内包装2个系列9种款式、模具20个系列种款式,免费推广使用。帮助家手工坊注册了商标,推动“锡林郭勒奶酪”等地理标志商标注册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使用,注册成功6件地理标志商标。四是多点发力促销售。通过畅通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打造标准门店、制作宣传片等方式多渠道促进奶食品销售,72家手工坊开通“美团点评”线上销售渠道,家上线各类电商平台,进入商超个专区专柜销售,进驻商超或线上平台销售后平均溢价15%,带动就业余人,产值由6.07亿元增至15亿元。内蒙古自治区政府主席布小林出席全区奶制品产业发展现场会并高度评价此项工作。
(五)实施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行动。一是做好规划设计。制定印发了《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行动实施方案》,明确行动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实施步骤等内容,支持、鼓励和引导中小企业正确运用先进管理办法,提高质量管理水平。研究编制《内蒙古中小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有关事宜,制定《〈内蒙古中小企业卓越绩效评价准则〉地方标准编制推行方案》。二是商洽合作事宜。多次与内蒙古大学沟通,研究了为列入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行动的企业提供精准培训、对自治区绿色特色优势产业进行深度研究等相关事宜。三是确定服务范围。各盟市均已制定本地区开展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提升工作的实施方案,聚焦自治区和当地特色优势产业,将家企业列入服务范围,积极对接企业需求,整合计量、标准、检验检测、认证认可、知识产权、质量管理等要素资源,助力企业提升质量管理水平。
纤维质量监测中心技术人员利用仪器检测羊绒细度
(六)实施检验检测能力提升行动。一是实施平台建设。研究制定建设方案,利用信息化手段,规划建设“检验检测机构监管服务平台”,助力各级市场监管部门提高监管能力。二是抓好能力提升。聘请检验检测各领域有关专家,已组织6期线上培训,累计参加培训人员人次,不断提升监管能力和从业人员业务水平。三是筹建专家团队。印发《年自治区级检验检测资质认定新任评审员录用考试的通知》《关于组建全区市场监管系统认证与检验检测监管人员库的通知》,正在对接自治区人事考试中心,推进新任评审员考核工作。四是开展能力验证。制定印发《关于征集年能力验证项目的通知》,经过层层筛选,确定在7家单位开展食品、环境、建材、生活饮用水4个领域17个参数的能力验证。
二、下一阶段工作思路
聚焦落实“两个屏障、两个基地、一个桥头堡”的战略定位,以实施“六大行动”为抓手,持续深入推进质量提升行动,努力在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上取得新成效。
一是坚持“制用并举、以用促制”原则,围绕自治区特色优势产业,加快推进21个全产业链高质量标准体系,全面提升工业、农牧业、服务业产业标准化水平。持续推进“百城千业万企对标达标提升行动”,对标国内先进标准和国际标准。积极推进与俄罗斯、蒙古国标准比对开放工作。
二是围绕本地区绿色特色优势产业找准行业“通病”和质量短板,认真分析、梳理产业链相关企业质量提升需求,汇集各部门政策、资金、项目,协同做好全产业链、全生命周期的质量基础技术服务,提高企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推动绿色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
三是研究制定“蒙”字标获证企业奖励扶持办法,调动认证企业工作积极性;规范“蒙”字标获证企业、产品准入退出机制,强化企业质量安全主体责任和政府的监管责任;不断完善“一链两平台”建设,将质量链管控布局到产品的全生命周期中;聘请知名机构为贯标企业提供营销策划和质量管理咨询;协调金融机构提供融资服务;加大宣传推广力度和产品质量认证互认工作,推动“蒙”字标产品走出去。
四是持续在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等方面发力,发挥第三方营销团队作用,研究市场营销策略,搭建“传统奶制品交易公共服务平台”,建立线上线下营销渠道,培育生产加工和市场销售联结机制,重点突破平台上线销售难问题。强化食品安全地方标准和工艺规范执行,加大传统奶制品抽检力度,实现企业、手工坊全覆盖。深化局校合作共建机制,加强从业者管理、技术、销售等方面培训。
五是结合市场监管总局部署的实施小微企业管理体系认证提升行动,筛选国内一流的质量管理咨询机构,从企业管理、产品创新、质量控制、品牌塑造、文化提升、绩效考核等方面发力,强化示范引领和精准培训,不断提高中小企业质量管理水平。
六是将质量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根据本地产业特点、企业需求和资源现状,加快搭建自治区级质量基础设施“一站式”综合服务平台,建立质量基础要素协同服务的流程和机制。加快推进与内蒙古大学共建质量发展培训基地和质量研究院,为自治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内蒙古自治区市场监管局裴宇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