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市是人们日常最重要的消费购物场所之一,任何一座城市商圈都会有超市的存在,根据规模区分,超市又有小型连锁超市和大型综合超市。一般来说,去超市购物,人们追求的就是里面齐全的商品,稳定可靠的质量,对了,还有精致的分门别类,方便快速寻找和对比价格。在湖北武汉出差期间,小编发现这边的高新区里也有一家全球连锁的某超市,它的规模非常大,知名度也有,但购物体验极其糟糕。主要在于,这家超市里面的空间超大,商品布局和摆放有如农贸菜市场和仓库的结合体,并且,为了突出这种“超大”格局,它们的购物车做成巨型体量,像是一架移动货柜,可以看作是槽点,也是亮点。
从高新区高新大道出城方向向东走,过了光谷大道后快到雄楚大道高架桥下桥的地方,接近城市地铁11号线湖口站的时候,就能在道路南侧看到这家超市的入口。入口建得很高调,主要是机动车车道和停车场的路标很高调,沿着路口转到超市所在楼栋下的入口还有一段距离,中间没有建筑物,视野较为宽广,这也使得超市在楼栋外墙上树立的超大宣传广告牌分外抢眼。外地人第一次前来,可能会有所疑虑,毕竟对“会员店”和“超市”的理解有出入,可能以为是一般的连锁商铺,好奇前往游逛;于是将信将疑跟着人流和车流进地下停车场,然后顺着欢迎标志符到入口,最后被“堵在”自动扶梯处,得到“对不起,没有会员不让进”的礼貌回绝。
当然,也有很多人会提前了解,然后办理相关手续正常进超市。进超市推购物车,购物车首先成为亮点之一,因为这是一架超大型的购物车,分为上下两层,它的体量大到可以称作移动货架。大的车子装更多的商品,来往的顾客也没有觉得不可思议,惯性推着上扶梯,一人占一个道,霸气非常。为了与购物车的体型配套,自动扶梯所在的超市入口和楼层布局也做了改造优化,层高加一倍,天花板扩容一倍,给人的观感非常敞亮,有如进了一座超大仓库的入口。好在超市这一段墙壁刷得够白,加上巨型宣传牌子的点缀,违和感是有一点,但也不至于显得奇葩。
来到超市入口货物展区,一下子就察觉出环境的与众不同来。首先是内部空间,与入口扶梯处楼层一样的空旷,楼层高度和建筑格局类似超级复式楼,地板和天花板之间鲜有梁柱支撑,视线所到之处皆是大平层贯通到底。地板铺着大理石,擦拭得光亮如新,墙壁看着遥远,被货物架挡着,看不明显,而天花板上,全是各种管道和线缆的布局,并且由于层高过于大,实际上目视已经很难看清细节。只有巨大的通风管道和冷气管道稍微凹凸,走线明朗,周围吊着灯管,光线垂直射下来,给人遥不可及的感觉。猜测这一层并非正常的钢筋水泥建筑往上建设,而是本来就是空旷的顶层,所有屋顶都是由钢架结构支撑(这样才能撑起巨大的层高)。
于是,在这样空旷的室内购物和游逛,氛围变得非常敞亮,主要还是所有的商品陈列和码放很有“艺术气息”,外国人思维中的粗犷式巨无霸气息。简单来说,就是所有商品的陈列非常直接,直接以最大的包装规格展示。那什么又是最大的包装规格呢?即一个标准的货架栈板,堆放起长宽高2-3米的体积,一个栈板就是十几立方的体积,然后沿着特定区域呈直线码放,一般码放到了3-4层,使得总层高达到10米以上,宛如一堵堵超高围墙。顾客推着车行走其中,前后彼此照顾又遥不可及,遇到心仪的商品,在第一层和第二层栈板之间取拆过包的陈列,一拿就是一大包,妥妥的在仓库里搞批发的感觉。
由于货物和商品码放过高,看着霸气,但体验很不好,压抑感明显,于是换一个楼层,从百货区到了食品区。食品区的观感稍微好了一点,仓库的氛围没有了,取而代之的又是菜市场的布局,因为所有摊位的堆放是分区进行,而顾客太多,讲价的声音不存在,比价的人循环涌动。食品区里有烘焙区、生鲜区,还有冷饮区,各个区域混在一起,又是空旷楼层,串味明显,实际上就是一座乡镇农贸市场的观感而已。而一般到达这一区的人多半是经过了百货区,超大型的购物车里堆满了商品,推着沉甸甸的向前走,挤到收银台。
也正是在这样的购物环境里走一圈,好奇心很快会被拥堵的情绪取代。一是超市百货区实在“辽阔”,相关的商品分区关联度极其小,甚至不具备关联性。数码和服饰,食品和饮料,厨房五金与百货,都不在一个地方,有的在一个地方又分成几个片区,顾客购物来回跑。其次,超高的货物堆放,栈板一个接一个堆积,安全性先不说,实用性大大折扣,只是方便了运营管理罢了,对普通顾客来说,没可能用到要取高层栈板上的东西。
对于这样一座超市,或者具体来说是会员店,它的定位明显不同于一般的超市,尤其是会员门槛费的存在,区别度更高。当然,有门槛意味着也有对应的服务保障和服务品质,只是不知道老外们到底如何构思和布局超市的运营,可能他们压根没弄明白“货物”和“商品”的外在区别,也没搞清楚“逛超市”和“仓库批发”的体验差异。游逛这家超市,看到的更多是人云亦云,并且由于前段时间某事件的发酵,让小编也果断选择退掉会员卡,不过翻看下口袋发现,原来根本没有会员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