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全景视觉)
经济观察网记者董瑞强对于如何平衡污染治理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一直以来都备受社会公众热议。2月27日,环保部大气环境管理司司长刘炳江在环保部新闻发布会上对此作出回应:这个问题一直有很大争论,我们一定要从整体和长远上来看。环保执法打击的是违法企业,是黑色的GDP,扶植的是合法企业,是绿色的GDP。
他认为,在执法过程中,肯定会对一些违法企业、不达标企业造成较大冲击,甚至关停淘汰,这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历史欠账总是要还的,“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还要进一步向全国推广,公众应客观理性来看待这个问题。
环保部环境监察局局长田为勇也对经济观察网坦言:“过去那种(商品)看似成本价格低,实则存在诸多不合理之处。由于大量违规污染企业的存在,扰乱了市场秩序,造成环保成本分摊至公众身上。环保执法就是要让违法企业淘汰、整改或转型升级,最终使企业和价格理性回归,达到良币驱除了劣币的效应。”
田为勇认为,只有真正将环境成本内部化后,才能使整个行业得到有序发展。经过严格的环保整治,企业的环保意识在逐步增强,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
年是环保执法力度最大的一年,也是清理整顿“散乱污”力度最大的一年。在如此大的执法力度下,宏观经济尤其是工业经济表现如何?刘炳江通过一组数据分析指出,年全国工业生产增速扭转了自年以来连续六年下降的状况,呈现企稳向好的发展态势,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出现积极变化;年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7%,同比回升3.7个百分点,结束了自年以来连续五年的下降态势,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产能利用率提高了4.1个百分点。
另外,国家统计局对种主要工业产品实物产量统计数据显示,年产量实现增长的数量为种,较年提高了4.4个百分点;从企业利润看,年1-11月全国规上工业企业利润率同比增长21.9%,增速较上年提高了13.4个百分点。
刘炳江表示,如果污染治理对经济造成了大的损失,宏观数据应是负的,而事实上都呈现大幅增长,企业利润率大幅增长,产能利用率明显改善。去年环保部重点对“2+26”城开展“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涉及6.2万家,采取扶堵结合的方式,扶持环境绩效好的企业,打击非法的“黑色”经济。
他进一步指出,我们也做过深入分析,如果“散乱污”企业全部安上高效治污设施,不仅挣不到钱,甚至还得赔本,它们之所以能长期存在,就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成本内部化没得到落实,所以赚的都是污染环境的钱。“散乱污”企业综合整治,换来了环境质量改善,促进了动能转换,提升了城市品位,从更深层次激活了生产要素,达到“一石多鸟”的目标。
刘炳江认为,整治“散乱污”有三大好处:一是据专家估算,年“2+26”城市“散乱污”企业整治对PM2.5浓度下降贡献率达30%,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身边的污染问题。二是推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了产业转型,解决了“劣币驱逐良币”的问题。三是落实全面依法治国,营造公平公开的市场环境。
比如,河北省廊坊市文安县原有多家胶合板企业,原来年纳税额只有两亿多,综合整治后,规上企业数量从39家增加到多家,纳税额也翻番了,你们可以去那里看一看,原来企业周边环境脏乱差,现在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群众普遍叫好。邯郸市永年区标准件产业,整改前有多家,通过集群整治,市场环境得到优化,引进了21个高端标准件项目,总投资达到多亿,实现产业向中高端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