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普通外企员工到为国防军工配套助力的科创板上市公司当家人,迈信林董事长张友志用了10多年时间在航空航天精密制造领域艰苦创业,终于实现了产业报国、服务国防的梦想。
坚守军品配套领域结硕果
张友志是一毕业就进入职场打拼的80后。年,他进入昆山一家日企工作,其间担任过公司的生产主管,虽然当时年纪轻轻,但是张友志并不安于按部就班的工作现状,而是怀着男儿当自强的信念,踏入了通讯行业开始创业,并赶上了中国移动通讯快速发展的浪潮。
生活中,张友志是一位军迷,从小就对战斗机等军事装备颇感兴趣。创业后,张友志有条件观看珠海航展,近距离面对各种最新型号的战斗机等展品。他非常激动,一个念头也在脑海中浮现:飞机那么大,上面肯定有很多东西可以做配套。
彼时,鲜有民企做军品,但张友志大胆决定主动脱离通讯行业,进入军品配套领域。“当时很多人不理解我,但我认为通讯行业竞争激烈,门槛较低,而且我很想‘与众不同’。”张友志说,能有机会为国防先进装备制造出一份力,他感到自我价值能得到更大实现。
与通讯行业相比,军品配套门槛高了不少。年起,迈信林开始逐步申请从事军工业务的相关资质,单是拿下相关生产资质,张友志就花了5年时间。据张友志回忆,在起步阶段,公司只能小批量生产试制件,相应的报酬只能勉强维持生产,但有上百名员工需要开工资。“压力特别大,再不进入批量生产,就要维持不下去了。”
同时,因为对于军品配套前景持不同看法,几位合伙人也先后选择退出。最困难的一年春节,张友志一度靠借贷给员工发过年工资。但他还是选择坚持,注意紧跟军工前沿领域,同时持续投入资金进行技术研发。
苦尽甘来。年开始,军民融合发展被大力倡导,此前已将主要业务切入军品配套赛道的张友志迎来一个又一个生产资质的获批。此后,迈信林迎来快速发展,在飞机的发动机、起落架、结构件、标准件等方面取得行业领先优势,成为服务主要军工集团的军工配套民企。
年以来,迈信林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充分发挥核心技术优势,着力拓展航空发动机、飞机起落架领域的业务,公司依靠自主研发,实现技术突破,已掌握机匣、整体涡轮盘等航空发动机零部件及起落架主架体的加工制造能力。
技术、资质护城河宽又深
目前,迈信林致力于以精密制造技术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公司承担了多种型号航空航天零部件的工艺设计和加工制造,涉及飞机机身、机翼、尾翼、发动机、起落架、机电系统、航电系统等,是同时具备机体零部件、发动机零部件和机载设备零部件综合配套加工能力的民营航空航天零部件制造商。在立足航空航天领域的同时,公司还把积累的精密制造技术逐步推广拓展至汽车、电子等行业。
迈信林的产品及服务受到了行业知名客户的广泛认可。在航空航天零部件及工装业务板块,迈信林的客户覆盖航空工业、中国航发、航天科技、航天科工、中国兵工、中国船舶、中国电科等军工集团,并多次获得客户授予的“年度优秀供应商(A类)”等荣誉称号。在民用多行业精密零部件业务板块,公司进入了丰田、大众等知名企业的供应链体系。
核心技术研发方面,作为登陆科创板的军品配套公司,迈信林目前在航空航天领域拥有12项核心技术,其中11项系公司自主研发取得,1项系公司自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引进、吸收取得。张友志介绍,截至年6月30日,迈信林正在进行的主要研发项目有:铝合金导管柔性连接卡箍组件、航空发动机整体涡轮盘、飞机起落架主架体、航空发动机转轴、应用于航空发动机进/放气的电磁阀、遥控式浮标弹射装置。
迈信林还拥有资质优势。在航空航天领域,出于产品质量可靠性、安全性、稳定性等考虑,相关企业必须取得相应资质和认证,方可进入客户合格供方目录。在军用航空零部件领域,主要客户为国有大型军工集团,供应商首先要取得军工业务相关资质,并通过国防组织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其后,要通过目标客户对公司的文件资质审核、现场审核、样品试制等,审核通过后方可进入客户合格供方目录。张友志介绍,前述资质的取得不仅需要企业具备较强的研发、技术、装备实力,且考察周期较长。迈信林已取得军工业务相关资质,并通过ISO:+ASD质量管理体系等认证。
关于公司未来的发展,在张友志看来,迈信林面临的机遇主要有政策支持力度大和行业景气度上升等。基于此,迈信林今后将继续致力于以精密制造技术推动中国航空航天事业发展,始终坚持以先进技术服务科技强军为目标、以技术创新为核心、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不断创新满足客户需求,为不同客户提供定制化产品或服务。
张友志还介绍,目前,航空航天领域的科技成果也逐渐应用于其他领域。根据公司新的发展战略,迈信林将在继续深耕航空航天领域核心客户的同时,继续大力拓展其他下游领域客户,为公司创造新的业绩增长点。
本文来源:上海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