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陈圣禹
从年8月至年8月,北京市民服务热线与电动车充电相关的诉求中,反映充电设施位置不合理的占比高达33%,总计件。小区电动自行车停车空间不足,上楼充电情况或将抬头,继而带来安全隐患。年8月《高层民用建筑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施行后,电动车上楼问题的整治力度进一步加大,因此各个社区都在新建改建充电车棚。然而在此过程中,又有居民担心,大量电动车集中停放会带来噪声等扰民问题,以及潜在的充电消防隐患,所以希望规划建设中的充电车棚离自己家远点。近日,和悦华锦小区就因为新建充电棚选址引发争议。记者来到现场和居民、物业等进行了深入沟通和交流。
新闻现场
入住刚一年就要再建充电车棚
10月28日,在大兴区和悦华锦小区,一纸电动自行车充电棚建设方案在小区内公示。物业在公示中解释,因小区电动自行车数量逐渐增多,导致频繁出现乱停放现象,因此计划对小区加装电动车充电棚。
公示立刻引发了业主热议。部分居民认为小区现有充电车棚存在噪声扰民、消防隐患等问题,因此对是否有必要增建车棚以及车棚选址是否合理提出质疑。
11月12日,记者来到这个刚刚入住一年的小区。和悦华锦小区共分为南北两区,因空间较大,小区实施人车分流。据介绍,小区建设之初就考虑到儿童和老人的安全,所以机动车从小区入口处便被分流至地下车库。南区业主还曾经通过一项表决:电动自行车不进入小区停放。目前两区唯一一处充电车棚在南区1号楼北侧围墙外,共有90个充电接口。
据了解,物业提出新建充电车棚的方案共有三种,方案一是在2号楼北侧围墙外加装充电车棚。家住和悦华锦南区2号楼的居民张先生告诉记者:“在小区布局上1、2号楼平行而立,方案一基本就是1号楼前充电车棚的翻版。”
这一方案可以让电动车禁入小区的情况得以延续。而其他两种方案,车棚的安装地点都位于小区围墙内。南区2号楼的居民认为,物业将是否同意电动自行车进小区也纳入到此次投票中,可以预见不少业主自然会选择车辆不进入小区的方案一。
居民张先生说:“业主大都倾向于围墙外建车棚,就是希望小区环境和业主生活不受影响。”然而南区2号楼的居民不同意方案一,“因为实际情况是,入住一年来,现有的围墙外车棚在消防、噪声方面给1号楼居民带来了不小的困扰,要是我们楼前也建起车棚想必也不会消停。”
而后,记者联系到了小区物业保利物业管理(北京)有限公司大兴分公司的于经理。于经理表示,小区的这项投票暂时还没有确定截止日期,不过从目前收到的多张投票情况看,大部分业主确实选择了“不同意电动车进小区”以及“同意在南区2号楼北侧修建充电车棚”的选项。
争议焦点1
小区充电缺口到底有多大
业主吴先生告诉记者,自己11月3日向瀛海镇反映充电车棚问题时,曾得到:小区目前登记电动车余辆,充电接口90个,现有缺口余个。然而就在5天后当他再次反映这一问题时,回复则变成了南区登记电动车余辆,北区余辆,未来预计还有余辆待登记。登记的电动车变多了,可充电缺口的数量反而缩小为余个,让人犯晕。小区目前到底有多少辆电动自行车,要建多少个充电接口才能满足需求,成为了业主最大的疑惑。
相隔仅四天,瀛海镇针对同一问题却给出了完全不同的答复。
记者采访时查看了小区1号楼附近的充电车棚,只见车棚上方悬挂“禁止非本小区车辆在此充电、停放”的提示牌。车棚内只有部分车辆的车座后或车筐内贴着印有和悦华锦小区标识的停车卡。有居民表示,车棚建在小区外,停放的车辆鱼龙混杂,如何保证新建车棚真能服务于本小区的居民呢?以目前这种管理方式,建再大的车棚也不够用。
针对业主的质疑,于经理表示,目前和悦华锦南区有辆电动车登记在册,北区有辆。考虑到小区仍有余户业主尚未入住,部分入住业主尚未在物业登记车辆信息,预计小区总体电动自行车的数量会有余辆,这才有了进一步增设充电车棚的计划。
对于居民提到车棚的日常管理问题,于经理说可以通过安装摄像头、增设管理人员以及由物业为业主办理充电卡等方式,保证充电棚面向本小区居民专棚专用。
争议焦点2
上百辆车带来噪声扰民怎么办
尽管新的充电棚选址尚未敲定,但南区2号楼前不分白天黑夜都停放着不少电动自行车。
家住南区2号楼的张先生告诉记者,根据社区工作者及小区物业的说法,新建充电车棚要配个左右的充电接口。“就目前已有停车棚的情况看,这里已经是车满为患。想必新车棚周边每天都会有上百辆电动车来来往往、停放充电,给住在旁边的居民带来不小的影响。”
在采访中,家住南区1号楼的业主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楼北侧唯一的充电棚每天都会停满车辆。到了晚上,车棚内密密匝匝地挤进两排车,车棚外侧的非机动车道上还会再停上一排车身较宽的四轮电动车。当有车主回来寻找充电位置时,就需要将占用插口不充电的车辆搬开,一些电动自行车的警报比较敏感,每到此时窗外就会响起警报声。“有时尖锐的报警声此起彼伏,十分烦人。”
在一段居民拍摄的视频中记者看到,一位居民拿着分贝仪站在1号楼前,当车棚内的电动车发出警报声时,仪器屏幕上的噪声数值达到了近70分贝。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
针对电动车警报噪声,物业公司于经理表示,待投票结束后,会设计一个更为详细的车棚建设方案。届时会把居民的意见纳入到方案中,比如为了减小噪音可以采取加装防火吸音板等措施。
争议焦点3
集中充电消防安全能否达标
还有居民表示,现有充电棚紧贴南区1号楼北侧围墙建立,与1号楼隔着一条便道和一条很窄的绿化带。扫码充电的终端被直接挂在了围墙的铁栅栏上。这样的充电设施让住在附近的居民感到很不安全。
记者周末探访时看到,中午车棚内已经停满了车,由于没有空余位置,一些电动自行车则干脆停到了车棚外的便道和非机动车道上。在车棚内记者共看到了3个灭火器箱,其中两个被小区围墙和电动车层层包围,一旦车棚有火情发生,灭火器难以立刻取用。
此外仔细观察充电接口,不难发现一些充电接口的面板已经熏黑。居民查到网上的消防科普文章称:电源插座发黑具有安全隐患,应该马上更换。
小区现有充电桩部分充电接口发黑、损坏。
针对这一情况,大兴区瀛海镇回复表示,根据年10月1日实施的北京市地方标准《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防火设计标准》规定,电动自行车停车场与其他建筑物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米。目前该小区现有车棚距离1号楼单元门逃生通道9.1米,而方案一中的车棚选址位置与2号楼楼房主体相距9.1米,均符合相关标准。
充电车棚设计距离虽然达标,但不能消除居民的疑虑。对此,物业表示,新建充电车棚的充电和消防设施必然会升级,满足更多车辆集中充电的安全要求;同时也会对原有位于1号楼前充电棚的消防配置进行改造。
专家观点
事前充分沟通避免邻避效应
在社区问题专家陈凤山看来,和悦华锦小区面临的增加电动车充电车棚导致的小区业主与物业公司产生争议,属于比较典型的小区治理中的邻避效应。“当已经建成的小区再次需要增加一些公共设施时,因为这些公共设施可能带来的诸如噪音、废气、异味等对原有生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导致哪个楼栋的业主都不愿意将这些设施建在自己楼栋附近,希望距离自己越远越好。”
对此陈凤山建议,由于小区还没有建立业委会,因此要解决这个争议,建议执行本次意见征集的物业公司以及社区、街道等属地部门,要花大力气和业主们做好事前的沟通、协商工作。只有充分沟通协商,才能让包括南区2号楼业主在内的大多数业主理解增建电动自行车棚的必要性及各个方案的合理性。此外,在征集意见的程序上,要尽可能做到公开、有序。比如,采用北京市住建委开发的北京业主APP进行投票表决,也能在最大程度上确保投票结果真实客观。
北京市政协委员、北京市易行律师事务所主任刘凝认为,在邻避效应下居民的利益并不是完全一致的。“总的来说最终还是要尊重多数人的选择,也要保护少数人利益的底线。以该小区加装充电棚为例,加装方案从选址到设计都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虽然投票工作是政府部门委托给物业去做,但居民在此期间可以推出业主代表作为监票人,对投票的公平性进行监督。如有需要,监票人还可以对居民的投票进行抽查,以此验证投票的公正性。”对于小区投票暂未设置截止期限一事,刘凝表示正常情况下,投票还是应当设立一个截止期限。在这个期限内不管最后达成什么样的结果,都应公开告诉大家。